[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83861.8 | 申请日: | 2017-08-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物轨道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G01B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曲线 上股侧磨 钢轨 测量仪 | ||
本发明公开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在钢轨上架设具有测量臂的支撑架。该测量臂滑动安装在支撑架上,可沿钢轨纵向滑动。位移探针安装在测量臂上,且位移探针在钢轨表面的角度可调。位移探针端部安装有测量滚轮,测量滚轮与曲线上股侧磨钢轨轨头接触;钢轨位移探针随测量臂一同沿钢轨方向移动,同时测量滚轮沿曲线上股侧磨钢轨轨头滚动;在位移探针移动过程中,通过位移探针端部安装的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位移探针移动量,获取钢轨表面测量角度处的波磨深度。本发明可实现对曲线侧磨钢轨内侧不同位置和角度处钢轨波磨深度的检测,能够有效指导曲线钢轨打磨作业,有利于彻底消除钢轨表面波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通过优化测量臂的结构来达到可检测钢轨表面不同角度,尤其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表面不同角度处的钢轨波磨深度,形成钢轨波磨波形图,从而有效指导钢轨波磨打磨作业。
背景技术
铁路是交通运输大动脉,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铁路运行速度的提高、运量的增加、运行车型多样化,钢轨承受的荷载也愈加复杂,导致钢轨产生波浪磨耗、轨面擦伤、轨面剥离、轨侧磨损、裂纹和轨头压溃等病害,对钢轨的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钢轨打磨技术的应用和普及,通过打磨车对钢轨进行打磨来解决钢轨病害逐渐成为了工务部门所采用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大部分病害可通过打磨车打磨作业得到较好的解决,但钢轨波磨往往在打磨中无法进行彻底消除,从而导致打磨后非常容易复发,甚至会加速发展,其中现有检测手段的缺陷是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国内外有大量的钢轨波磨检测手段和方法,但都是针对钢轨轨顶的检测和分析,然而在工程实践中,在曲线,尤其是小半径曲线上股钢轨中,波磨的分布范围通常都是从轨顶一直延伸到钢轨内侧,即整个轮轨接触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波磨。因此往往无法将曲线内侧的钢轨有效检测和消除,导致打磨后波磨无法被彻底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工程实践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通过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臂的优化,可实现对曲线侧磨钢轨内侧不同位置和角度处钢轨波磨深度的检测,通过数据分析设备的分析,形成不同角度处的钢轨波磨曲线图,进而通过对波磨图的分析,能够有效指导曲线钢轨打磨作业,有利于彻底消除钢轨表面裂纹,延缓波磨再生周期和对钢轨及车辆的危害。
一种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包括测量臂与位移探针。其中,测量臂通过支撑架安装于钢轨轨头上,具有沿钢轨纵向移动的自由度。测量臂上安装有位移探针,位移探针端部安装有测量滚轮,测量滚轮与曲线上股侧磨钢轨轨头接触;使位移探针随测量臂一同沿钢轨方向移动,同时测量滚轮沿曲线上股侧磨钢轨轨头滚动。
在位移探针移动过程中,通过位移探针端部安装的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位移探针的移动量,获取钢轨表面不同测量角度处的波磨深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通过对测量设备和测量臂的优化,可实现对曲线侧磨钢轨内侧不同位置和角度处钢轨波磨深度的检测,通过数据分析设备的分析,形成不同角度处的钢轨波磨曲线图,进而通过对波磨图的分析。
2、本发明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能够有效指导曲线钢轨打磨作业,有利于彻底消除钢轨表面裂纹,延缓波磨再生周期和对钢轨和车辆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中测量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中测量臂上条形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铁路曲线上股侧磨钢轨波磨测量仪中位移探针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物轨道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物轨道科技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3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