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2750.5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8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光跃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E02D27/00;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6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法 接缝 柔性 防水 施工工艺 | ||
1.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建筑基坑底部的素土平整、夯实,形成垫层;
S02:在所述垫层上铺设复合排水板;
S03:安装预埋式导浆管;
其中,所述预埋式导浆管的底端与所述复合排水板固连、且在所述预埋式导浆管的底端设有导浆口;
S04:铺设混凝土结构基础的钢筋架体;
其中,所述钢筋架体均安装于所述复合排水板的上侧、所述钢筋架体与所述复合排水板之间形成预留腔体;在所述钢筋架体周围通过安装混凝土结构基础模板形成浇筑腔体;
S05:在所述浇筑腔体内进行混凝土结构基础浇筑;
S06:搭设基坑侧面混凝土结构剪力墙模板、铺设钢筋架体,同时在相邻的钢筋架体之间设置有可拆拉筋锚杆,浇筑基坑侧面混凝土结构剪力墙;
S07:待所述混凝土结构剪力墙凝固后,拆除所述混凝土结构剪力墙模板;
S08:拆除所述混凝土结构剪力墙内可拆拉筋锚杆,在相应的位置设置后装式导浆管;
S09:在所述混凝土结构剪力墙外侧面安装复合排水板、所述复合排水板与混凝土结构剪力墙之间形成预留腔体;所述复合排水板与所述后装式导浆管的外端固连,同样,在所述后装式导浆管的外端设有导浆口;
S10:基坑四周灰土回填;
S11:当建筑结构的主体施工时或完成后,通过预埋式导浆管、后装式导浆管向预留腔体内导入柔性防水材料浆体,形成柔性密封无接缝防水层;
S12:基坑降水设备拆除,同时利用回升的地下水压力检验采用逆作法的柔性密封无接缝防水层的防水效果;
S13:无渗漏交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基坑底部设有桩基时,需要对节点预处理;
所述节点预处理步骤包括:
(1)在基坑桩头破桩后清理桩头及桩头向下500mm的部分桩身;
(2)采用复合自粘平面排水板进行过渡处理,能够保证在垫层上设置的复合排水板与桩身形成一个整体的防水密封系统;
具体地,采用热风焊接法将复合自粘平面排水板焊接到桩身,同时将所述复合自粘平面排水板与所述垫层上侧的复合排水板焊接为一体;
其中,所述桩头向下100mm的桩身与复合自粘平面排水板采用空焊方式,同时在空焊部位采用密封胶填充;而在所述桩头100mm以下的桩身部分采用实焊方式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防水材料浆体施工时,采用分区施工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向混凝土结构基础与复合排水板之间的预留腔体内导入柔性防水材料浆体时,采用从混凝土结构基础一边开始逐步向另一边推进的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向混凝土结构剪力墙与复合排水板之间的预留腔体内导入柔性防水材料浆体时,采用从混凝土剪力墙由下向上及水平方向同时推进的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03中,所述预埋式导浆管的高度大于混凝土结构基础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03完成后,浇筑基坑底板保护叠加层,所述基坑底板保护叠加层设置于所述复合排水板与混凝土结构基础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底板保护叠加层的厚度为20mm—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逆作法无接缝柔性防水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底板保护叠加层的厚度为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光跃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光跃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27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