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器产品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2428.2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3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丰;王璇;朱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4 | 分类号: | G01R35/04;G01R1/067 |
代理公司: | 33109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40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器产品 检测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器产品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测试效率低的问题。本电器产品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传送带,沿着传送带方向设置有用于与电器产品的接线柱接触电连接的探针,所述探针以组为单位,每组探针的个数与接线柱的个数相等,探针设置在固定块上,固定块设置在可自由转动的第一齿轮上,传送带上设置有垂直于传送带传送方向的滑槽,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杆,滑杆底端与滑槽之间设置有将滑杆顶出滑槽的弹簧,滑杆顶端固定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可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驱动。本发明利用设置在电器产品传送带两侧的电器产品接线柱探针可在电器产品传送时方便的实现对电器产品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检测设备,涉及一种电器产品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器产品,尤其是用于接入线路中的电器产品,通常具有与外部连接的并列的多个接线柱,例如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火表,电能表,千瓦小时表。电表在生产时,需要对电表的各种性能进行检测,如需要对电表进行通电测试,但是人工进行测试效率低,电表在生产流水线上需要不断的进行传送,以便于在各工位之间进行传送,进行一定的操作后通常还要不断的进行通电测试,电表上设置有接线柱,检测时,将各种检测仪器的探针与接线柱连接就可实现对检测电表的一些参数的检测,从而判断是否合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器产品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本电器产品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可以在传送过程中边传送边进行通电测试,并保持电器产品的足够通电时间,并且能够根据电器产品的不同状况,将电器产品传送到不同的流水线上。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器产品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在传送带一侧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用于与电表的接线柱实现接触电连接的探针,探针与导线连接,导线用于连接检测仪器,所述探针以组为单位,每组探针的个数与每个电表接线柱的个数相等,每个固定块上设置有一组探针。
在上述的电器产品检测装置中,每个固定块上设置有剪叉伸缩机构,每组探针设置在剪叉伸缩机构上,探针固定在剪叉伸缩机构的两个连杆交叉处的铰链轴上,剪叉伸缩机构的连杆交叉处的铰链轴可滑动的配合在固定块的导槽内,剪叉伸缩机构的其中两个对应的连杆端部通过可控制两个铰链轴间距的间距调节机构连接,固定块设置在可绕固定转轴自由转动的第一齿轮上,固定转轴相对传送带固定,传送带上设置有垂直于传送带传送方向的滑槽,滑槽内可滑动的设置有滑杆,滑杆底端与滑槽之间设置有将滑杆顶出滑槽的弹簧,滑杆顶端固定第二齿轮,随着传送带的移动,第二齿轮可与第一齿轮接触啮合并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电表放置在托盘内,所述托盘固定在滑杆上,第一齿轮相对于固定转轴设置有复位弹簧,使得第二齿轮在未与第一齿轮接触时,探针相对传送带倾斜,探针的朝向与传送带传送方向相反,即迎着传送带移动的方向,使得随着传送带移动,电表上的接线柱能够进入两个接线柱之间的空隙。
在上述的电器产品检测装置中,所述探针中间的一段为双程形状记忆合金弹簧,使得探针在通过的电流过大时缩短切断与接线柱的电接触,从而防止电流对电表元器件的损坏。
在上述的电器产品检测装置中,所述探针具有磁性,以便于探针吸附在接线柱上,保证电接触。
上述的电器产品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是,将电器产品固定在托盘内,调节剪叉伸缩机构上的间距调节机构使得探针的间距与待测产品接线柱的间距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器产品检测装置及控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利用设置在电器产品传送带两侧的电表接线柱探针可在电器产品传送时方便的实现对电器产品的检测,检测快速方便。
2、本发明利用可转动的探针能在电器产品运动过程中实现对电器产品的长时间接触,不影响电器产品的传送,提高检测效率。
3、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24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