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以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2312.9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08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琳;张良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4 | 分类号: | B60R19/04;B60R19/24;B60R19/48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德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前端 保护 组件 以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以及车辆,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包括:前保险杠;小腿防撞梁,所述小腿防撞梁分为横向间隔开的第一段小腿防撞梁和第二段小腿防撞梁,所述第一段小腿防撞梁和所述第二段小腿防撞梁分别安装在所述前保险杠的下方;雷达安装支架,所述雷达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小腿防撞梁和所述第二段小腿防撞梁的相邻近的端部之间,所述雷达安装支架还连接在所述前保险杠上。由此,通过设置小腿防撞梁,能够防止行人的腿部卷入车底,并且,通过把雷达安装支架安装在小腿防撞梁和前保险杠之间,雷达安装在雷达安装支架上,能够减少研发成本和开发周期,也能够保证了雷达的最佳探测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以及具有该前端保护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车辆对行人的伤害,小腿防撞梁对行人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腿防撞梁可以防止行人的腿部容易卷入车底,从而可以降低胫骨折断或者小腿膝部韧带拉伤的风险。AEB(Autonomous EmergencyBraking-自动制动组件)作为一种新兴的主动安全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汽车上,Euro-NCAP调研中显示装备AEB之后能减少27%的事故,AEB紧急刹车技术将成为5星级评价里的加分项目。
其中,AEB雷达正前方不能有遮挡,考虑到性能和美观,最佳安装位置为前保下本体格栅后侧正中间,由于某些车型前保的空间有限,AEB雷达和小腿防撞梁会产生干涉,以往解决方案为取消小腿防撞梁或将AEB雷达安装至其他位置,前者需要设计其他结构代替小腿防撞梁的作用,后者会使AEB雷达的作用大打折扣或不美观,需要一种结构解决小腿防撞梁和AEB雷达的干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该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能够减少开发周期及研发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包括:前保险杠、小腿防撞梁和雷达安装支架,所述小腿防撞梁分为横向间隔开的第一段小腿防撞梁和第二段小腿防撞梁,所述第一段小腿防撞梁和所述第二段小腿防撞梁分别安装在所述前保险杠的下方,所述雷达安装支架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小腿防撞梁和所述第二段小腿防撞梁的相邻近的端部之间,所述雷达安装支架还连接在所述前保险杠上。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通过设置小腿防撞梁,能够防止行人的腿部卷入车底,并且,通过把雷达安装支架安装在小腿防撞梁和前保险杠之间,雷达安装在雷达安装支架上,能够减少研发成本和开发周期,也能够保证了雷达的最佳探测范围。
可选地,所述的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还包括:雷达,所述雷达安装在所述雷达安装支架上,所述雷达位于所述第一段小腿防撞梁和所述第二段小腿防撞梁的相邻近的端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雷达安装支架包括:主体和两个下连接板,两个所述下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下部且间隔开设置,两个所述下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小腿防撞梁和所述第二段小腿防撞梁的相邻近的端部上。
具体地,所述的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还包括: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上部,所述主体竖直延伸,所述上连接板水平延伸且连接在所述前保险杠的底壁上。
可选地,两个所述下连接板竖直延伸,所述主体和所述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向前弯折的弯折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辆的前端保护组件还包括;安装板,所述雷达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具有多个支脚,多个所述支脚向后延伸后固定在所述主体上。
具体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雷达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主体上设置有开孔以露出所述紧固件。
可选地,所述主体和所述上连接板的连接处、所述下连接板和所述弯折板的连接处、所述主体上分别设置有加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2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智能调节系统及其调节方法
- 下一篇:职业病呼吸功能康复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