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等离子前处理防指纹喷涂镀膜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2308.2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2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顺安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0 | 分类号: | B05D3/00;B05D3/14;B05B13/02;B08B11/04;B08B3/02;B08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涂 镀膜 等离子前处理 方法和设备 等离子清洗 指纹 玻璃基材表面 清洁度 后处理 产品性能 传输机构 毛刷清洗 喷淋清洗 平板清洗 等离子 风干 传动 基材 良率 轮片 治具 清洗 自动化 节约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等离子前处理防指纹喷涂镀膜方法和设备,其中设备包括传输机构、等离子清洗机构、平板清洗机构和喷涂镀膜机构几大部分,设备采用轮片传动的方式依次将基材进行等离子前处理、毛刷清洗、喷淋清洗、风干、等离子后处理、喷涂镀膜。本发明的喷涂镀膜方法和设备可进行产品的等离子清洗和来料清洗,提高玻璃基材表面的清洁度,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良率高、节约人力、产品性能稳定以及节省产品治具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基材清洗和物料的喷涂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含等离子前处理防指纹喷涂镀膜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玻璃产品在进行防指纹喷涂生产之前,往往会受到各种污染。防指纹喷涂生产是一种纳米级高精密涂层,玻璃表面的微观及宏观污染对膜层的稳定性都会产生影响。在现有的生产中,一般采用平板清洗或者超声波清洗后再进行玻璃产品的喷涂镀膜,但是有些顽固性的脏污仅用水洗的方式不能很好的解决玻璃表面的洁净度问题,等离子具有活化基材表面和微腐蚀的特性,在玻璃水洗之前增加等离子处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玻璃表面的洁净度,进而提高玻璃产品镀膜的性能和良率。因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在水洗前进行等离子处理的生产设备解决玻璃的一些顽固脏污以及提高玻璃表面的活性。
目前有很多等离子设备、平板清洗机和喷涂镀膜机。可是这些设备都是独立运作的,不能够连续生产,产品在中途运输和转移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需要消耗较多的人力。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一种连续生产的含等离子前处理和平板清洗的喷涂镀膜方法和设备,用来解决目前的生产不良和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更加合理,操作方便、良品率高、节约人力的防指纹喷涂镀膜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含等离子前处理防指纹喷涂镀膜方法,在基材传输中包括基材传输机构、等离子清洗机构、平板清洗机构和喷涂镀膜机构。基材通过传输机构从进料口流入,进入等离子清洗机构,等离子清洗机构连接有第一等离子装置,基材经过等离子前处理后流入平板清洗机构,在平板清洗机构中首先经过毛刷清洗装置,然后经过喷淋清洗装置,喷淋清洗后基材流入到风干装置中进行风干,其后进入到喷涂镀膜机构,在喷涂镀膜机构中经过第二等离子装置进行镀膜前等离子处理,等离子处理后基材流入到喷涂装置中进行喷涂镀膜,喷涂完成后,所述基材从出料口流出。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基材传输机构采用的是轮片传输方式,传输机构包含传输轮片和传输电机,整套喷涂镀膜线通过传输轮片和传输电机进行连续性传送,中途无需使用治具。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入料口上采用了挡板设计,对放置的基材进行定位控制,防止玻璃基材在运行过程中跑位。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等离子机构搭载了两组及两组以上等离子装置和等离子控制器。
作为对本发明的改进,所述平板清洗机构包含有毛刷清洗装置,喷淋清洗装置和风干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含等离子前处理防指纹喷涂镀膜设备,设备包括基材传输机构、等离子清洗机构、平板清洗机构和喷涂镀膜机构,其中基材传输机构上搭载了传输轮片和传输电机;等离子清洗机构上连接有等离子机架,等离子机架上连接有第一排风口,基材从进料口流入,在平板清洗前通过第一等离子装置进行等离子处理,第一等离子装置连接有第一等离子控制器,第一等离子控制器可以调节等离子强度,第一等离子装置的往复运动通过第一伺服电机进行控制;平板清洗机构上连接有清洗机架,平板清洗时基材依次经过毛刷清洗装置、喷淋清洗装置和风干装置;喷涂镀膜机构上连接有喷涂机架,喷涂机架上连接有FFU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基材在喷涂镀膜前通过第二等离子装置进行等离子表面活化,等离子活化后流入喷涂镀膜装置,喷涂镀膜完成后,基材从出料口流出。
所述基材传输机构包括传输轮片和传输电机,传输控制系统由第二操控装置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顺安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顺安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23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