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EMS反吹单元泄压保护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1547.6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秦汉林;翟湘毅;吴为江;徐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碧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B08B9/032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龚建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ems 反吹 单元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CEMS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EMS反吹单元泄压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为了保证我国的重点污染源烟气排放工业朝着绿色化、无污染的方向发展,所涉及烟气排放的工业工厂都已经安装了烟气在线监测系统(CEMS,Continuous Emission Monitoring System),并用该CEMS对需要往大气中排放的烟气进行实时采样并检测,可以避免有毒气体进入大气、污染环境。
而常规的CEMS系统在反吹结束后会自动切换至取样状态,在取样气路正常的情况下,反吹气体对取样管路并不会产生影响,但在取样气路阻塞情况下,且反吹亦未能清理阻塞时,高压力的反吹气体会停留在取样管路内形成压力,在系统切换至取样状态时,气体压力会向取样分析单元管路方向泄压,从而会对取样分析单元的部分设备造成损伤。
因此,在反吹单元中引入泄压机制,对于在气路阻塞情况下来减少反吹气体对取样分析单元设备的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EMS反吹单元泄压保护系统,用于减少在气路阻塞情况下反吹气体对取样分析单元设备的伤害。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CEMS反吹单元泄压保护系统,包括反吹气源、取样探头、取样分析单元以及伴热管,还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和控制器,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端口分别与伴热管、反吹气源和取样分析单元相连,取样探头通过伴热管与两位三通电磁阀相连,且反吹气源与两位三通电磁阀之间设有泄压装置,两位三通电磁阀和泄压装置均与控制器为电连接。
优选的,泄压装置包括泄压阀,使得泄压更加方便可靠。
优选的,反吹气源为内部充满氮气的气罐,使得不仅避免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对于检测数据造成影响,而且气源的制取更加方便。
优选的,气罐内设有加热器,使得对于气罐内的气体进行加热,从而保证系统内温度的统一,避免温度较低的气体进入烟道对于采集的样气造成影响。
优选的,气罐与两位三通电磁阀之间设有管道,管道的表面设有保温套,使得可以有效的降低气体的冷却速度。
优选的,保温套的材料为保温岩棉,使得保温的保温的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当取样探头内阻塞,且反吹未能清理阻塞时,高压力的反吹气体会停留在取样管路中形成压力,且当控制器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切换至取样状态时,压力会向取样分析单元中泄压,从而会对取样分析单元中的检测分析元件造成冲击损坏,而当在反吹气源与两位三通电磁阀之间设有泄压装置时,且通过控制器控制泄压装置在两位三通电磁阀切换至取样状态前进行泄压,从而可以将反吹后残留在管道中的气体排出,从而可以避免反吹对取样分析单元中元件的伤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10为反吹气源,11为加热器,12为管道,13为保温套,20为取样探头,30为取样分析单元,40为伴热管,50为两位三通电磁阀,60为控制器,70为泄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CEMS反吹单元泄压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反吹气源10、取样探头20、取样分析单元30以及伴热管40,还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50和控制器60,两位三通电磁阀50的端口分别与伴热管40、反吹气源10和取样分析单元30相连,取样探头20通过伴热管40与两位三通电磁阀50相连,且反吹气源10与两位三通电磁阀50之间设有泄压装置70,两位三通电磁阀50和泄压装置70均与控制器60为电连接,泄压装置70包括泄压阀,反吹气源10为内部充满氮气的气罐,气罐内设有加热器11,气罐与两位三通电磁阀50之间设有管道12,管道12的表面设有保温套13,保温套13的材料为保温岩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碧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碧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1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