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加密二维码和电子验讫标识的无纸化通关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81365.9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0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孙皓;陈罡;丁玎;张博;于志军;眭永波;蓝永超;秦咪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王宝玲 |
地址: | 10131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加密 二维码 电子 验讫 标识 无纸化 通关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民航值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加密二维码和电子验讫标识的无纸化通关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多种飞机订票、值机方式应运而生,旅客可以在不打登机牌的情况下,凭借网上值机获取的二维码作为登机凭证。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旅客节省了排队值机打登机牌的时间,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弊端:一方面,普通二维码安全性较低,存在盗用风险,旅客隐私及安全得不到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安检通过后,机场安检工作人员需要为旅客打印出纸质登机凭证并加盖安检通过章作为旅客登机凭证,不仅增加了安检口和登机口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给旅客登机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适应登机牌电子化发展,满足旅客无纸化出行需求,提高旅客出行的安全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密二维码和电子验讫标识的无纸化通关系统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加密二维码和电子验讫标识的无纸化通关系统,包括:二维码加密模块、安检口验证模块、电子验讫标识增加模块、安检信息转发模块,以及登机口验证模块。
可选地,
所述二维码加密模块,用于旅客办理值机后,对旅客基本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包含校验码的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发送给所述旅客的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所述安检口验证模块,用于在安检时提取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的信息,并根据所述校验码验证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的真伪;
所述电子验讫标识增加模块,用于在所述旅客已通过安检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旅客的第一安检信息,为所述第一安检信息添加电子验讫标识得到第二安检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安检信息发送给离港系统进行存储;
所述安检信息转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离港系统中存储的所述第二安检信息发送给航空公司或其他第三方系统;
所述登机口验证模块,在登机检查时提取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的信息,并根据所述校验码验证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的真伪,然后根据从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中解密得到的旅客基本信息查询所述旅客的第二安检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安检信息中的所述电子验讫标识确定所述旅客已通过安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加密二维码和电子验讫标识的无纸化通关方法,包括:
步骤1,旅客办理值机时,验证所述旅客的旅客基本信息是否合法有效;
步骤2,生成包含校验码的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
步骤3,将包含校验码的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发送给所述旅客的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步骤4,使用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进行安检信息的电子验讫和登机检查。
可选地,使用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进行安检信息的电子验讫包括:
步骤4.1,所述旅客在安检口使用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进行安检;
步骤4.2,扫描所述旅客出示的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
步骤4.3,根据该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中的校验码,验证该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的真伪;
步骤4.4,若验证结果为真,则将所述旅客的旅客基本信息发送给电子验讫标识增加模块。
可选地,使用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进行安检信息的电子验讫还包括:
步骤4.5,接收所述旅客基本信息;
步骤4.6,生成所述旅客的第一安检信息,并为所述第一安检信息添加电子验讫标识,得到第二安检信息;
步骤4.7,将所述第二安检信息发送到离港系统进行存储。
可选地,在将安检信息发送到离港系统进行存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离港系统中存储的所述第二安检信息发送给航空公司或其他第三方系统。
可选地,使用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进行登机检查包括:
步骤4.8,扫描所述旅客在登机口出示的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并根据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的校验码,验证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的真伪;
步骤4.9,根据从所述二维码形式的电子登机牌中解密得到的旅客基本信息查询所述旅客的第二安检信息;
步骤4.10,根据所述第二安检信息中的所述电子验讫标识确定所述旅客已通过安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1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