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化发酵生物质饲料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81184.6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9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展志;洪维谦;黄旗甡;廖正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钧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 发酵 生物 饲料 工艺 | ||
1.一种工程化发酵生物质饲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1)对生物质原料进行预处理,获得水份含量为20%~30%的粉料;
(2)采用破坏分子间氢键和结晶态结构的物理方法对粉料进行处理制成半成品A;物理方法为超声波、空化、微波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3)将半成品A和复合菌种A组成的混合料加入固态发酵装置中进行固态好氧发酵,当固态好氧发酵的基质中活菌数大于109个/克后,出料得到半成品B;
(4)将半成品B、复合菌种B和灭菌水加入液态发酵装置中,进行液态厌氧发酵,当液态厌氧发酵的基质中活菌数大于109个/毫升且pH在4.0~5.0之间,全部出料为成品;
所述混合料中复合菌种A的加入量为半成品A重量百分比的5~10%;所述复合菌种B的加入量为半成品B总重量的5~20%;
所述复合菌种A通过筛选后制成,筛选的方法为:
挑选适合生物质原料的多种菌种,分别经过含3~5%半成品A的琼脂平板和混合共生发酵测试后,再通过试管培养、摇床培养、一级菌种罐、二级菌种罐的液态深层发酵测试后获得的活菌数大于109个/毫升的菌液;培养温度为28~37℃,培养时间为24~72h;
所述复合菌种B通过筛选后制成,筛选的方法为:
挑选适合生物质原料的多种菌种,分别经过含3~5%半成品A的琼脂平板和混合共生发酵测试后,再通过厌氧驯化产业化培养测试后获得的活菌数大于109个/毫升的菌液;
所述混合共生发酵测试以及菌种罐液态深层发酵测试的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的物质构成:
3~5%半成品A,糖蜜或红糖1.5~2.5%,麸皮或豆粕1.0~3.0%,磷酸二氢钾120~200ppm,硫酸镁10~12.5ppm,硫酸锰3~10ppm,硫酸锌3~10ppm,氯化钴1.5~5ppm,余量为水,并将初始pH值调至6.5~7.0;
所述琼脂平板通过在混合共生发酵测试以及菌种罐液态深层发酵测试的培养基中加入1.5~2.5%的琼脂粉后,再经过灭菌、倒平板、冷却制成;
所述生物质原料为稻秆,复合菌种A包括: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纳豆亚种、米曲霉、纤维二糖乳杆菌、产阮假丝酵母菌;所述复合菌种B包括:短小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沼泽红假单胞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化发酵生物质饲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固态好氧发酵的条件为:培养温度25~39℃;当温度超过38℃时进行搅拌;所述步骤(4)中液态厌氧发酵的条件为:培养温度25~39℃,连续搅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化发酵生物质饲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内半成品B中加入复合菌种B和灭菌水后的固液比为1:2.5~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化发酵生物质饲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半成品B的出料量为固态好氧发酵总量的10%~80%,半成品B出料后再在固态发酵装置中补充加入混合料继续进行固态好氧发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工程化发酵生物质饲料的工艺,其特征在于,补充加入的混合料的总量与半成品B的出料量相同;补充加入混合料后每24小时进行一次半成品B的出料,每2~4个月清空固态发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钧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钧乔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11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