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质耐磨钢铸件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80770.9 | 申请日: | 2017-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8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孙爱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田源精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13/08 | 分类号: | B22C13/08;B22C9/04;B22C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铸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耐磨钢铸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合金钢,是指钢中除含有铁、碳外,并且加入了锰、铬、镍等合金元素,可根据要求和铸件性质,调整加入合金元素种类和比例,经冶炼和铸造后可获得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特殊性能铸件,从而达到铸件的功能性要求。由于失蜡熔铸法具有高精密性,其广泛应用于高精密、结构复杂的核心部件铸造中,而核心部件在机械中所处环境温度高、强度大、易磨损,所需钢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抗压力强度大、耐磨损、收缩率小等技术特点。而目前加工铸造中所用合金钢材料,其抗压力强度和轻质属性难以平衡,保持钢材的较强抗压力强度,会导致轻质性下降,而提高轻质性其抗压力强度会迅速下降,并且耐磨性和收缩率等加工性能方面,也存在性能提升空间有限;而在炼钢时直接将多种合金及其他成分直接加入钢水中冶炼,由于各成分属性及炼制温度不同,导致炼制成分在钢结构中出现分布不均匀、结合状态不充分等问题,限制了添加成分对钢铸件功能性提高;而且铸件中浇灌钢水冷却速度过快或过慢,均会导致铸件内部结构不紧密,铸件的抗压力强度、耐磨性及收缩率等功能性出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问题:铸件技术要求,主要用于核心部件的铸造加工,所需钢制材料需要较好的耐高温性、抗压力强度和耐磨性;而在合金钢材料加工中,抗压力强度和轻质性属性难以平衡,提高轻质属性,会对钢材的抗压力强度、耐高温性、耐磨性等功能属性造成较大影响。加工技术方法,直接将多种合金成分加入钢水冶炼,各成分化学属性和炼制温度不同,会造成炼制成分分布不均匀、结合状态不充分等问题,铸件功能性较差;而在钢水冷却速度过快或过低,均会导致铸件内部结构不紧密,铸件出现抗压力强度低、耐磨性差和收缩率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质耐磨钢铸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轻质耐磨钢铸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蜡模制作:将石蜡在87-92℃温度下熔为液态后浇灌至模具中,制得蜡模;
(2)铸壳:按照质量计份称取高领土42-47份、高铝粉12-17份、石英粉10-15份、氧化镁粉5-8份、氧化钼粉1-3份,混合后加入水经高温搅拌至形成稀胶状物,制得型壳模料,在蜡模表面反复涂层5-6次,经低温烘干、脱蜡处理及煅烧后制得型壳模具,其具有耐高温、形变率低、表面光滑、铸件不良率低等特点,提高型壳模具的加工性能;
(3)熔钢:将粗钢加入至炼钢炉中在1270-1320℃条件下煅烧1-2h,先加入粗钢质量1%-2%的炭化粉和其质量2%-3%的碳化硅粉,具有较强的氧化和还原性能,可除去粗钢中的杂质成分,高氧通入条件下炼制3-4h,再将温度提高至1520-1630℃,加入粗钢质量0.4%-0.5%的铬粉和其质量0.1%-0.2%的稀土粉,可改变钢中夹杂物的组成、形态、分布和性质,提高冶炼后钢材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炼制2-3h,然后再加入粗钢质量1%-2%的铝粉和其质量0.2%-0.4%的二氧化钛粉,可促进钢材内部组织紧密,细化晶粒力,形成结构紧密、轻质钢材料,并可提高铸件的焊接性能,在1040-1170℃条件下炼制1-2h,制得炼制钢水;
(4)浇注:将炼制钢水进行保温处理,并向型壳模具中浇注,进行降温冷却,温度至500℃前降温速度为20℃/min,可促进钢水冷却过程中内部形成稳定结合状态,从500℃至200℃降温速度为8℃/min,防止温度降低过大表面被氧化腐蚀,并降低收缩率变化过大导致铸件内部出现的损伤,冷却后制得轻质耐磨钢铸件;
(5)打磨检验:对钢铸件进行打磨和质量检查,合格后入库。
步骤(1)所述的低温烘干,其温度为34-39℃,时间30-35min;所述的脱蜡处理,其温度为85-90℃,时间28-32min;所述的煅烧,其温度为950-1000℃,时间为2-3h。
步骤(4)所述的保温处理,其温度为840-870℃,时间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田源精铸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田源精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07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