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80597.2 | 申请日: | 2017-08-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2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云飞 |
| 主分类号: | B01J23/14 | 分类号: | B01J23/1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汤婷 |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二氧化锡 去离子水 二氧化锡溶胶 二氧化钛溶胶 混合溶液中 磁力搅拌 制备 无水乙醇洗涤 光催化活性 紫外光吸收 钛酸四丁酯 氨水调节 超声分散 水浴条件 四氯化锡 无水乙醇 研磨 冰醋酸 分散性 稀硝酸 乙醇 陈化 煅烧 过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钛酸四丁酯加入无水乙醇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15~60min,再加入稀硝酸,在30~60℃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20~30min,得到二氧化钛溶胶;(2)将四氯化锡加入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处理1~2h,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加入氨水调节pH值为8~10,室温下进行陈化,得到二氧化锡溶胶;(3)将所述二氧化钛溶胶和所述二氧化锡溶胶进行混合,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干燥,研磨,于500~800℃下煅烧1~2h,得到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本发明中的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均匀的分散性,能够增大对紫外光吸收强度,提高光催化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锡是一种典型的n型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因其对某些气体特殊的敏感性,导电和透光性,光催化活性,成为制备气敏元件,透明电极和处理污水的催化剂的理想材料,这就使其在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等方面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气体传感器、储存材料、电极材料、太阳能电池以及锂离子电池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氧化钛无毒,难溶,光化学和化学稳定性,并且成本低廉,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是被研究最多的一种半导体光催化剂,近年来,有关二氧化钛等半导体光催化剂治理环境污染的研究得到极大的关注,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环境治理领域的一个热点。但二氧化钛被用作光催化剂面临两大关键问题,一是由于二氧化钛带隙值(3.2eV)比较宽,只能被紫外光(波长小于387nm)所激发,而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光辐射只占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光谱的4%左右,因此二氧化钛利用太阳能的效率比较低;二是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速率较快、量子效率比较低。
为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钛酸四丁酯加入无水乙醇和冰醋酸的混合溶液中,磁力搅拌15~60min,再加入稀硝酸,在30~60℃水浴条件下磁力搅拌20~30min,得到二氧化钛溶胶;
(2)将四氯化锡加入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分散处理1~2h,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加入氨水调节pH值为8~10,室温下进行陈化,得到二氧化锡溶胶;
(3)将所述二氧化钛溶胶和所述二氧化锡溶胶进行混合,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干燥,研磨,于500~800℃下煅烧1~2h,得到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钛酸四丁酯、所述无水乙醇和所述冰醋酸的体积比为1:2~10:2~10。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稀硝酸浓度为0.5~2mol/L。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二氧化钛溶胶和所述二氧化锡溶胶中,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锡物质的量之比为1:5~20。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钛溶胶和所述二氧化锡溶胶中,二氧化钛和二氧化锡物质的量之比为1:5~10。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去离子水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去离子水与乙醇的体积之比为1: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中的二氧化锡-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均匀的分散性,能够增大对紫外光吸收强度,提高光催化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云飞,未经赵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80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