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螺旋槽的电火花加工电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9926.1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2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于大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H1/04 | 分类号: | B23H1/04;B23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51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槽 小深孔 膛线 电火花加工电极 电火花加工 电极外表面 电极 陀螺 加工 光洁度 特种加工技术 抗干扰能力 形状和位置 旋转稳定性 超声振动 快速旋转 深孔加工 弹丸 细长杆 弹道 减小 内孔 炮管 偏斜 枪管 射程 变形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特种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螺旋槽的电火花加工电极。电火花加工小深孔所存在的问题:电极为细长杆,刚度差,变形大,易于走偏,所加工出的小深孔容易出现偏斜或其它形状和位置误差。通常在炮管、枪管内孔的壁上加工有膛线,当气体流过膛线时快速旋转,带动弹丸旋转,产生陀螺效果,从而稳定弹道,增加射程。参照枪、炮中的膛线,本发明中,以电火花加工小深孔时,在电极外表面加工螺旋槽。使液体快速绕电极外表面旋转,产生陀螺作用。螺旋槽电极的使用有望提高电极旋转稳定性,提高抗干扰能力,防止走偏,减小所加工小深孔轴线的偏差,保证深孔加工质量。超声振动将提高孔光洁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种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螺旋槽的电火花加工电极。
背景技术
深孔加工基本原理见于王峻《现代深孔加工技术》和王世清主编的《深孔加工技术》。
深孔加工主要方式有:第一,刀具旋转,工件进给;第二,工件旋转,刀具进给;第三,刀具和工件都旋转,同时刀具相对工件进给。钻头按排屑方式主要分为:内排屑深孔钻和外排屑深孔钻。内排屑深孔钻有枪钻,外排屑深孔钻有BTA钻。
枪管中有来复线(rifle),来复线是枪管中的膛线,可以让子弹产生自转,提高子弹射出后飞行中的稳定性。
炮管内也有膛线,分别为等齐膛线、渐速膛线、混合膛线等。虽然在15世纪就有使用膛线的纪录,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的困难,直到19世纪才得以普及。
对于脆性大,不易采用钻头加工的孔,常常采用电火花方法加工。直径较小的孔,采用钻头加工非常困难,可以采用特种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是其中一种。尤其小直径深孔常常选用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基本原理如下:在工件(负电极)与电极(正电极)之间存在一定绝缘液体介质(如煤油、皂化液或去离子水等),利用两极之间产生的脉冲性火花放电的电腐蚀,使导电材料(工件)被去除而达到加工的目的。
如图1所示,工件1与电极4分别与脉冲电源2的两端相连接。伺服控制进给装置3使电极与工件间经常保持一个很小的放电间隙(几微米至几百微米)。具有一定绝缘性的工作液(液体介质)5储于容器中并将电极与工件工作区淹没,其作用是产生脉冲性电火花放电,并将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金属碎屑、炭黑等电蚀产物从放电间隙中悬浮排除,对电极和工件表面也有冷却作用。
小深孔加工过程中难以观察加工部位和电极,电极长度大,容易发生偏斜,造成工件报废,因此小深孔加工是机械加工的难点。防止与纠正电极偏斜,确保加工精度,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现有电火花加工电极通常为圆管或圆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深孔加工过程中电极容易偏离理想位置这一技术难题,提出相关解决方案,防止电极的偏斜,使电极尽可能处于正确位置,提高深孔加工成品率及加工精度。
现有深孔电火花加工电极部分为实心,较多为空心结构,其中间有孔。工作液由电极中孔流入加工部位,随后,再从电极与所加工的工件内孔表面所形成的间隙排出。深孔加工过程中电极旋转。
电火花加工小深孔所存在的问题:电极为细长杆,刚度差,变形大,易于走偏,所加工出的小深孔容易出现偏斜或其它质量形状和位置误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螺旋槽的电火花加工电极,如图2所示。这种电极在结构上与现有电火花加工所用的圆管或圆柱电极不同,由于结构的不同,使其具有与现有电极不同的功能。
本发明学术思想来源于枪管、炮管内膛线的启发。膛线为均匀分布于孔内的多条螺旋槽。通常在炮管、枪管内孔的壁上加工有膛线,当气体流过膛线时快速旋转,带动弹丸旋转,产生陀螺效果,从而稳定弹道,增加射程。膛线的发明与设计,大大增加了火炮和枪的命中率,具有重大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99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