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法制备聚氨酯合成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9464.3 | 申请日: | 2017-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9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何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育灯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 |
代理公司: | 35214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志峥;柯玉珊 |
地址: | 366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布 聚氨酯合成革 浸入 涂覆浆料 浸渍液 烫光 涂覆 冷却处理 耐燃性 凝固液 烘干 耐热 浸透 凝固 取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法制备聚氨酯合成革的方法,将基布浸入浸渍液中,待浸渍液浸透所述基布时,将基布取出并依次进行烫平和烫光处理,然后于烫光后的基布的表面进行涂覆涂覆浆料,再将涂覆有涂覆浆料的基布浸入凝固液中,进行凝固处理,然后依次进行水洗、烘干、冷却处理,获得所述聚氨酯合成革。本发明的湿法制备聚氨酯合成革的方法具有提高合成革的耐热、耐燃性和稳定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湿法制备聚氨酯合成革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合成革属于聚氨酯弹性体的一类,具有光泽柔和、自然,手感柔软,真皮感强的外观,具有与基材粘接性能优异、抗磨损、耐挠曲、抗老化等优异的机械性能,同时还具备耐寒性好、透气、可洗涤、加工方便、价格优廉等优点,是天然皮革的最为理想的替代品。
聚氨酯合成革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生产工艺一般以离型纸为载体,将聚氨酯树脂浆料刮涂在离型纸上(一般涂刮一至二次),放入烘箱加热烘干除去树脂中的溶剂形成连续均匀的聚氨酯薄膜,然后在薄膜上刮涂黏结剂,与基布贴合,经过烘干固化后利用剥离装置将离型纸剥离并将成品人造革与离型纸分别成卷。聚氨酯浆料涂层剂、离型纸和基布是干法工艺的三个组成部分。现有的湿法制备聚氨酯合成革的方法,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湿法制备聚氨酯合成革的方法,将基布浸入浸渍液中,待浸渍液浸透所述基布时,将基布取出并依次进行烫平和烫光处理,然后于烫光后的基布的表面进行涂覆涂覆浆料,再将涂覆有涂覆浆料的基布浸入凝固液中,进行凝固处理,然后依次进行水洗、烘干、冷却处理,获得所述聚氨酯合成革;
所述浸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聚醚型聚氨酯树脂45-65份、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5份和二甲基甲酰胺45-50份;所述聚醚型聚氨酯树脂为聚醚多元醇,粘度为180000-200000CPS/25℃,固含量为20-25%;所述浸渍液粘度为5.5-6.0CPS/25℃;
所述涂覆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全聚醚型聚氨酯树脂45-65份、助剂10-15份和二甲基甲酰胺45-50份;所述涂覆浆料中的全聚醚型聚氨酯树脂为芳杂环类聚醚,粘度为200000-220000CPS/25℃,固含量为10-15%;所述涂覆浆料的粘度为6500-7500CPS/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浸渍液中采用聚醚多元醇作为聚醚型聚氨酯树脂,涂覆浆料中采用芳杂环类聚醚作为全聚醚型聚氨酯树脂,例如含异氰尿酸酯聚醚,并通过上述组分设计,以及粘度和固含量的设计,从而浸渍液浸渍后于基部上形成的浸渍层与涂覆浆料后的涂覆浆料层,二者联用,可以有效提高合成革的耐热、耐燃性和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上述浸渍液和涂覆浆料的组分即理化性质的配合设计,提高合成革的耐热、耐燃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法制备聚氨酯合成革的方法,将基布浸入浸渍液中,待浸渍液浸透所述基布时,将基布取出并依次进行烫平和烫光处理,然后于烫光后的基布的表面进行涂覆涂覆浆料,再将涂覆有涂覆浆料的基布浸入凝固液中,进行凝固处理,然后依次进行水洗、烘干、冷却处理,获得所述聚氨酯合成革;
所述浸渍液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聚醚型聚氨酯树脂45-65份、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15份和二甲基甲酰胺45-50份;所述聚醚型聚氨酯树脂为聚醚多元醇,粘度为180000-200000CPS/25℃,固含量为20-25%;所述浸渍液粘度为5.5-6.0CPS/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育灯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育灯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9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