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高山稻谷卷叶螟的生物杀虫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7196.1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2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小薇金匙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38 | 分类号: | A01N65/38;A01N43/56;A01N53/08;A01N59/22;A01N63/04;A01P7/04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353401 福建省南平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高山 稻谷 卷叶螟 生物 杀虫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高山稻谷卷叶螟的生物杀虫剂。
背景技术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常发性害虫之一,属鳞翅目螟蛾科。水稻分蘖期受害影响其正常生长;中后期受害,影响产量更明显,特别是后期剑叶受害,造成秕谷率增加,损失严重。卵散产于叶片上,通常以叶背为多,初孵幼虫爬到叶尖卷叶取食,稍大幼虫则钻入叶心、叶鞘内或叶面上咬食叶肉,并吐丝将叶的两边纵卷结苞。结好苞后就在苞内顺叶脉食叶肉及上表皮,被害叶呈现长短不一的条状叶斑。幼虫老熟后,在植株下部及叶鞘部重新结苞化蛹。一头幼虫一生可食害5~9片叶,被害严重田块呈现一片枯白。近年来随着杂交稻和矮秆品种的推广以及栽培制度的改变,栖息环境和食料条件都较好,因此稻纵卷叶螟繁育快、成活率高,对水稻危害日趋严重。生产上防治用药大部分是复配剂,仅适宜防治1~2龄幼虫,持效期短,对大龄虫效果差,农民需要多次施药,缺少持效期长、速效性好的药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高山稻谷卷叶螟的生物杀虫剂,使得杀虫效果明显,对大、小龄虫均有效果,药效持久性强。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防治高山稻谷卷叶螟的生物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四氯虫酰胺33-42份、氟硅酸钠12-23份、溴氰菊酯15-25份、尼古丁10-15份、贯众8-14份、雄黄5-10份、蛋白质分解酶20-35份、十八烷基硫酸钠18-25份;
所述蛋白质分解酶的制备方法为:将2ug黑曲霉放入5-8g培养液中发酵5-7天,发酵后将黑曲霉菌落取出放入试管内,将试管放入离心机中在300-400r/min转速下裂解20-30min,向裂解后的黑曲霉试管内加入缓释液,黑曲霉与缓释液的质量比为1:(200-300),溶解2h,过滤,制得蛋白质分解酶;
所述培养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葡萄糖25份、琼脂20份、水800份、玉米淀粉125份、麦芽汁12份;
所述缓释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水60份、乙醇12份、己烷7份、苯甲酸18份、乙酸丁酯14份。
优选的,所述贯众的制备方法为:将贯众洗净去杂,晒干,切成碎块,置于锅中用武火加热翻炒,炒至表面呈黑色时取出,放凉,研磨破碎,过80目筛,将粉末用保鲜膜包裹,放入容器内用水蒸气熏蒸40min,置于真空中干燥,冷却,制得所述贯众。
优选的,所述雄黄的制备方法为:将雄黄洗净,放入6-8倍重量的清水中浸泡10h,煎煮2h,将煎煮后的雄黄晒干,研磨成细粉,过100目筛,过筛后的细粉加入到细粉重量3-5倍重量的醋中浸泡8h,过滤,清洗,制得所述雄黄。
优选的,所述防治高山稻谷卷叶螟的生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在分散釜中将四氯虫酰胺、氟硅酸钠和溴氰菊酯在150-200r/min的转速下混合搅拌20-30min,将转速提高到250-300r/min,依次加入尼古丁、十八烷基硫酸钠、贯众、雄黄、蛋白质分解酶,继续分散30-40min,制得杀虫剂。
优选的,所述的防治高山稻谷卷叶螟的生物杀虫剂的使用方法为:在卷叶螟孵化高峰期,每亩用25-35g防治高山稻谷卷叶螟的生物杀虫剂兑水50kg对稻谷叶片进行均匀喷雾。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高山稻谷卷叶螟的生物杀虫剂,其有益效果为:配方中蛋白质分解酶能够破坏卷叶螟的身体结构,配合贯众、雄黄一起作用,将不同年龄层的卷叶螟杀灭,药效持久性强,同时对稻谷不会产生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高山稻谷卷叶螟的生物杀虫剂,它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四氯虫酰胺42份、氟硅酸钠12份、溴氰菊酯22份、尼古丁12份、贯众12份、雄黄5份、蛋白质分解酶35份、十八烷基硫酸钠1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小薇金匙科技孵化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小薇金匙科技孵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7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