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5722.0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5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林恒伟;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C09K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王锋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长 寿命 室温 磷光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超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胺类化合物与浓磷酸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形成混合反应液,所述胺类化合物、浓磷酸与溶剂的体积比为500~2000:1000~4000:4000~10000,所述胺类化合物选自乙二胺、丁二胺、己二胺、乙胺、半胱胺、N-乙基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乙醇胺、二乙烯三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溶剂为水;
以微波加热的方式对所述混合反应液进行敞口加热,并在100~200 ℃反应2~30min,之后冷却至室温,获得初产物,所述微波加热采用的微波反应器的功率为500~1000W,反应时间为2~30 min,之后进行后处理,获得超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所述超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在室温空气环境下受紫外光激发能够发射出可见光,且在紫外光激发后,还能够发射出肉眼可辨的绿色磷光和延迟荧光,所述超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的衰减寿命可达1.18秒,肉眼分辨时间为10s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包括:将所述初产物溶于溶剂中,并用碱性溶液调节pH值为7~10,之后移除溶液中的杂质与大颗粒,再依次透析、移除溶剂,获得所述超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所述溶剂为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产物与溶剂的体积质量比为10~100 mL:4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移除所述杂质与大颗粒的方式选自离心、过滤、抽滤和超滤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采用的透析袋的分子截留量为500~3000Da,透析时间为40~60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移除所述溶剂的方法选自冷冻干燥、旋转蒸发、真空干燥和喷雾干燥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包含C-C键、C-O键、C-N键、C=N键、C-P键、P=O键、P-O键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超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的粒径分布范围为2~8 nm。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300~400 nm。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的波长为320~400 nm。
11.由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超长寿命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光电器件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57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