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丝就地快速回潮的方法与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5485.8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0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马铁兵;董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04 | 分类号: | A24B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李维朝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丝 回潮 旋转密封阀 微型喂料机 振动输送机 合格烟丝 密闭壳体 烟丝造碎 依次连接 蒸汽压力 回潮机 密闭壳 再利用 出料 滚筒 烘丝 感官 蒸汽 送入 体内 输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烟丝就地快速回潮的方法,将烟丝匀速送入密闭壳体内进行回潮,该密闭壳体的蒸汽压力范围为0.05MPa‑0.15MPa,蒸汽的温度范围在100℃‑150℃,烟丝经过不超过20s时间完成回潮后输出。本发明方法可以将烟丝快速均匀回潮,使用简单可靠。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烟丝就地回潮的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微型喂料机、进料旋转密封阀、回潮机、出料旋转密封阀及振动输送机。本发明设备占地少,烟丝造碎小,并可有效提升烟丝感官质量,解决滚筒烘丝干头干尾不合格烟丝再利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料回潮的方法与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烟丝就地快速回潮的方法与设备。
背景技术
烟丝烘丝是卷烟制丝过程中重要的生产工序,通过对烟丝的加热干燥,使其控制在一定含水率(一般在12.5%±0.5)范围内,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由于滚筒烘机控制过程本身具有较强的非线性、不确定性和大滞后特性,使烟丝水分控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尤其是在烟丝开始进烘丝时,由于没有水分的测量值,无法进行反馈控制;另外,批次烟丝烘丝快要结束时,由于烟丝量突然变少,而烘丝筒内仍然具有较大热容,筒壁温度难以按照规定的速率下降,因此,在烟丝烘丝过程中会产生干头干尾的烟丝,这部分烟丝由于水分偏低,受外力作用极易造碎,耐加工性很差,增加了卷烟单箱烟丝消耗并影响产品质量。目前公司的生产模式为小批量、多批次生产,每班生产3~4个牌号、5~8批烟丝,经统计每批产生的干头干尾约40Kg,每班将产生干头干尾200~320Kg。因此,有效地减少烘丝机干头干尾量,对节约降耗、提高产品质量均有显著作用。
《2003版卷烟工艺规范》中明确规定每批次干头干尾量不超过0.6%,为此,企业不断在回潮设备方面想办法来解决减少干头干尾数量,例如:中国专利CN205161855U公开了一种烟草再造烟叶均匀回潮设备,包括网状滚筒和环布设置在网状滚筒内壁上的抄料板,网状滚筒的腹部连接高温高湿热空气进入的迎风腔,网状滚筒的顶部连接出风腔,迎风腔与出风腔通过热风风道循环连接。该回潮设备主要靠高温高湿的热风做载体达到回潮目的。
企业同样也在控制方法方面改革创新,力争减少干头干尾烟丝量,例如:发表于《烟草科技》2013年09期的论文《解决烘丝机干头干尾的方法与实现》,介绍了一种对烘丝机干头干尾控制方式进行改进的方法,利用PID控制技术,在烘前隧道式叶丝回潮机入口处增加自动补水装置并修改控制程序,增加料头工作温度自动修正环节并得出烘前来料含水率与工作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在烘丝机出料端进行补偿加水以进一步减少不合格烟丝量。发表于《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07期的论文《改进烘丝机控制模式》,介绍了一种控制方法,通过改进烘丝机控制模式,确定最佳工作温度,优化预热温度,优化料头喷蒸汽时间,判断烘后水分仪参与控制的最佳时机等措施,达到稳定烘丝机出口水分,减少干头干尾量的效果。
上述各种回潮方法和设备方案虽然能有效减少烘丝干头干尾量,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使用传统滚筒回潮机等设备回潮,除了会加大烟丝的造碎外,碎的烟丝也粘附在滚筒内部影响回潮效果和均匀性;通过烘丝机控制方法及参数改变来控制干头干尾量,仅适用于单批次烟丝处理,当批次来料改变时,烘丝工艺参数也要跟着变化,尤其在企业品牌多批次多产能大的情况下,由于有一个处理适应期调整过程,烘丝产生的干头干尾量会更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的问题,提供一种烟丝就地快速回潮的设备。
本发明所述设备,包括微型喂料机、进料旋转密封阀、回潮机、出料旋转密封阀及振动输送机;
所述微型喂料机的出料口与进料密封阀的进料口相连;
所述回潮机包括进料端、出料端、壳体,其中:进、出料端分别与进、出料旋转密封阀相连;壳体的内部设有一条网孔带输送机,回潮机的壳体邻近该网孔带输送机下方的区域设置有蒸汽通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智思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54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