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分发系统及流量分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5471.6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2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焦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宏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27 | 分类号: | H04L12/927;H04L12/923;H04L12/919;H04L12/9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分发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量综合分发系统,特别是一种流量分发系统及流量分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使用各类移动互联网产品,比如社交,购物,音乐,视频,股市,游戏等产品获取自己的需求。人们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产品享受便利的同时,会增加自身网络流量的耗费。
目前市场上的手机流量业务产品平台,能为商户进行金额充值和流量配置,流量分发,并提供简单的营销活动应用模块,生成为客户实现流量产品的在线营销活动。
现有的流量分发使用方法,多是运营商直接根据用户使用的资费套餐在月初的时候直接进行所有流量划拨,而用户使用流量并不会一天就用完整月的流量,因此多划拨下来的流量都是堆积在用户终端,而流量堆积在用户终端等待使用这一时间段实际上就造成了流量资源的浪费,如何对流量进行重新分配,以减少流量资源等待使用的时间,是节约流量资源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流量分发系统及流量分发方法,该系统用户终端通过网络向控制中心服务器传输用户使用数据,控制中心服务器向流量存储服务器发送流量分发指令,流量存储服务器将分发好的流量包通过流量分发终端分发到用户终端供用户使用,采用每日分发的方法,有效减少流量资源等待使用的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流量分发系统,它包括多个用户终端、网络交换机、防火墙、数据存储服务器、控制中心服务器、多个流量存储服务器、多个流量分发终端和多个运营商流量服务器,所述的用户终端通过网络与防火墙的输入端连接,防火墙的输出端与网络交换机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网络交换机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中心服务器的输入端、数据存储服务器的数据输入端和流量存储服务器的流量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控制中心服务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存储服务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流量存储服务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流量存储服务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运营商流量服务器的流量划拨输出端口连接,流量存储服务器的流量输出端与流量分发终端的流量输入端连接,流量分发终端通过网络与用户终端连接。
所述的流量存储服务器通过运营商接口与运营商流量服务器的流量划拨输出端口连接。
所述的运营商流量服务器包括移动流量服务器、联通流量服务器和电信流量服务器。
所述的用户终端包括手机、移动热点、IPAD。
所述的流量存储服务器包括盛磊流量存储服务器、国内流量存储服务器和国际流量存储服务器。
所述的控制中心服务器接受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流量使用情况数据,并进行分析,确定用户终端每天使用的流量数量,预估用户每天流量分发量,为用户分发每日流量,同时接收用户流量欠缺提醒,在用户流量欠缺时为用户分发流量。
所述的流量存储服务器根据控制中心传输的流量分发指令,生成流量数据包,并传输到流量分发终端,经流量分发终端分发到用户终端。
流量分发系统的流量分发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
S1:用户终端通过网络向控制中心服务器传输用户终端历史每日流量使用量数据;
S2:控制中心服务器接收用户终端历史每日流量使用数据后进行分析,确定用户平均日流量使用状况,及用户日流量使用特殊规律,确定用户终端每日分发流量数量,并通过数据存储服务器进行存储;
S3:控制中心服务器控制流量存储服务器进行流量数据打包,并通过流量分发终端分发到用户终端,供用户终端使用。
控制中心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方法包括自动分发和被动分发;
所述的自动分发包括如下子步骤:控制中心服务器控制流量存储服务器每日打包用户终端每日分发流量数量的流量数据包,并通过流量分发终端分发到用户终端,供用户终端使用;若当日检测到用户流量使用状态满足用户日流量使用特殊规律时,控制中心服务器控制流量存储服务器再为用户打包一个满足用户使用特殊规律的流量包,并通过流量分发终端分发到用户终端,供用户终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宏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宏软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54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