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气体浓度和物理量监测的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4428.8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肖安山;邹兵;朱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G01M3/22;F17D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泄漏监测 报警装置 复合式 物理量 报警 监测 可燃气体传感器 无线通信模块 监测传感器 电池模块 可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体浓度和物理量监测的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及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报警不及时而导致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基于气体浓度和物理量监测的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采用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进行燃气泄漏监测报警,所述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物理量监测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单元、电池模块和箱体及方法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燃气泄漏监测报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体浓度和物理量监测的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燃气管道作为城镇内天然气的主要集输系统,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分布日益广泛,是城镇中重要的生命管线系统。然而由于管道占压、腐蚀、老化及盗气引起的管道泄漏情况也严重威胁输气管道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燃气管道泄漏不仅影响了燃气的正常输送,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及时检测出管道泄漏情况并对泄漏位置进行及时定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和可能的燃爆事故。因此,必须加强城镇燃气管线的泄漏监测。
目前,燃气泄漏常用的监测手段有人工嗅觉探测、人工仪表巡查、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器等[1],但这些常用的监测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人工检测效率低、实时性差、监控范围有限、人力资源成本高、不能有效预警等。可燃气体报警器由于安装在狭小、潮湿的燃气管井内,受环境水、水汽及管井内有机物腐蚀散发的沼气等影响,监测结果准确性大打折扣,经常发生误报警,严重影响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现有的监测手段并不能真正满足地下燃气管线泄漏监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报警不及时而导致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基于气体浓度和物理量监测的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该装置具有安全性较好的优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基于气体浓度和物理量监测的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气体浓度和物理量监测的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所述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包括可燃气体传感器、物理量监测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单元、电池模块和箱体,可燃气体传感器的气体传感器探头安装在箱体中,探头靠近箱体外壳处安装有防水透气半透膜,物理量监测传感器安装在燃气管线上,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信号线与可燃气体传感器、物理量监测传感器、控制单元相连,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物理量监测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相连;所述箱体防水防爆隔离;所述装置整体防水。
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二,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气体浓度和物理量监测的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方法,采用所述的复合式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进行燃气泄漏监测报警,物理量监测传感器为压力或流量传感器,用于监测燃气管线的物理参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仪器监测数据及报警信号转发;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所述物理量监测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相连,用于在可燃气监测数值及物理量监测数值处理及超过预设阈值时发送报警信号;所述箱体防水防爆隔离,所述装置采用整体防水及半透膜防水设计,将气体传感器探头安装在箱体中,探头靠近箱体外壳处安装有防水透气半透膜;当可燃气体传感器、物理量监测传感器监测到燃气泄漏时,传感器的监测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转发到控制单元,如果监测数据超过预设阈值,则控制单元发出报警信号。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可燃气体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基于非色散红外(NDIR)原理的红外传感器,用于监测燃气管线泄漏的甲烷浓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 通信模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电池模块用于给所述的可燃气体传感器、物理量监测传感器、无线通信模块、控制单元供电。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装置采用GPRS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44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