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测得化学品自加速分解温度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4419.9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赵磊;姜杰;文松;徐伟;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12 | 分类号: | G01N2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张惠明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品 加热器 循环风机 制冷器 分解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 温度传感器 内环境 舱门 舱体 样品热电偶 温度测量 样品包装 可用 体内 | ||
1.一种直接测得化学品自加速分解温度的装置,包括舱体、舱门、循环风机、加热器、制冷器、舱内环境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舱体与舱门、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循环风机、制冷器相连,制冷器与加热器相连,加热器与循环风机相连,舱体内设有舱内环境温度传感器、样品热电偶和样品包装。
2.一种直接测得化学品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将样品包装的化学品称重,然后置于密封舱体内,并保证包装与舱壁保持至少100mm的距离,再将样品热电偶从包装顶部插入包装的中心位置,记下样品温度;②关闭舱门,随后程序控制舱内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并连续测量舱内温度及样品温度,记下样品温度比舱内环境温度低2℃的时间,作为试验的开始时间,然后连续记录样品温度和环境温度,直至观察到样品温度比环境温度高6℃的时间,作为试验的结束时间;③化学品的自加速分解温度即为包装条件下样品温度比环境温度高6℃时对应的环境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接测得化学品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舱体为卧式圆柱体形状,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可自动开闭的舱门,供试验样品及人员进出,当舱门关闭后,实现对其内部环境的密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接测得化学品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控制系统内的温度控制采用加热或冷却循环空气的方式实现,保证舱体内温度分布均匀,舱内温度能实现在0℃~100℃内连续变化,并保证温控精度在±2℃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接测得化学品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主要由舱内环境温度传感器、样品温度热电偶、数据通讯网络和触屏计算机组成,数据采集处理及控制系统实现对舱内温度调控、样品温度数据采集记录及舱门自动开、闭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接测得化学品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舱内空间要保证最多为220L的样品包装进入后与舱壁保持至少100mm的距离,舱体内壁采用绝缘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接测得化学品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舱内温度控制采用外部风机对舱内空气进行循环,同时在空气循环管路内设置加热器和制冷机组,并程序控制加热器或制冷机组的启停,以实现对舱内温度的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接测得化学品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舱内环境温度传感器记录舱内温度,舱内温度通过程序进行控制;样品热电偶记录样品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直接测得化学品自加速分解温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自试验开始后连续7天内,样品温度都没有超过环境温度6℃以上,则结束此次试验,待样品温度降至室温后,打开舱门取出样品,再使用新的包装下的化学品在高5℃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直到观察到样品温度比环境温度高6℃的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44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