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享载体租用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3799.4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2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庄秀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秀宝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G06Q30/06;G06Q20/28;G06K7/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丘鸿超 |
地址: | 35001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享 载体 租用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载体租用管理系统。包括共享载体、租赁端、移动通信终端、回收端、云管理平台;共享载体上设置有标识共享载体身份的标识码;租赁端用于实现共享载体的租赁,用户通过APP扫描置于租赁端处的共享载体上的标识码,即可实现共享载体的租赁;移动通信终端能够与云管理平台通信,以实现用户在云管理平台的用户信息注册、以及共享载体状态的查询;回收端用于实现共享载体的回收;云管理平台用于实现包括用户信息管理、共享载体信息管理。本发明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共享载体,实现用户在超市等场所购物或存储是的循环使用,且共享载体上设有标识码,不但利于共享载体信息的识别,也便利了云管理平台对共享载体信息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享载体租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环保意识也愈加增强,而如何改善用户在购物上的循环利用及管理,一直是个巨大的难题,为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共享载体租用管理系统,该系统提出的共享载体包括智能包裹盒、购物车、购物袋等,能够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存储、购物等等需求。
传统普通的包裹盒无法重复使用,不利于环保;而传统购物袋更甚,由于购物袋平常使用量巨大,却无法重复使用,产生了巨大污染,但由于其使用方便,又难以去遏制其使用,虽现已推出环保购物袋,然而由于人们可能带环保购物袋出行、上班、逛街。在消费者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临时决定购物,所以几乎没人用环保购物袋,要解决使用方便就得解决租收方便。
因此,本申请正是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而提出的共享载体租用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享载体租用管理系统,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共享载体,实现用户在超市等场所购物或存储是的循环使用,且共享载体上设有标识码,不但利于共享载体信息的识别,也便利了云管理平台对共享载体信息管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享载体租用管理系统,包括共享载体、租赁端、移动通信终端、回收端、云管理平台;
所述共享载体上设置有标识共享载体信息的标识码;所述标识码含载体名称、型号、材料、价格、租金、重量等信息,所述标识码可为载体唯一身份号。
所述租赁端用于实现共享载体的租赁,用户通过移动通信终端上的APP扫描置于租赁端处的共享载体上的标识码,即可实现共享载体的租赁,同时,APP将用户信息与标识码信息绑定发送至云管理平台;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能够与云管理平台通信,以实现用户在云管理平台的用户信息注册、以及共享载体状态的查询;
所述回收端能够与云管理平台进行通信,以实现共享载体的回收;
所述云管理平台用于实现包括用户信息管理、共享载体信息管理、租赁管理。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租赁端、回收端能够通过与云管理平台通信,实现对租赁端、回收端处共享载体信息的管理,以达到租赁、回收时用户信息与标识码信息的绑定处理,所述租赁端、回收端可采用移动通信终端以实现人工租赁、回收,或采用机器终端,实现机器自动租赁、回收。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云管理平台的租赁管理功能,即根据租赁端出租数量、用户租用时间、回收端回收数量进行管理,实现包括自动计费、支付和结算的功能;
所述租赁管理还包含库存统筹:租售端低于设定的库存数量时,云服务平台会向管理公司推荐最近距离回收端,并统计出各回收端各回收数量;库存统筹可根据同区域的租赁端库存数量、回收端回收数量和管理公司库存数量情况,统筹规划配送路线。如:租赁端原来是10000个袋子,现在只有2000个,差8000个,离它最近有10个回收端,云服务中心会先统计出这10个回收端总数量,假设10个回收端回收总数是5000个,数量统计:8000-5000=3000个,云服务中心建议管理公司仓库先调用3000个,并规划出回收最佳路线,配送人员带上仓库3000个,一路回收到租赁端正好800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秀宝,未经庄秀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3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