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固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3517.0 | 申请日: | 2017-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9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快舟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汽车 滑移槽 充电桩体 安装板 充电枪 滑移板 滑移腔 稳固 生产成本低 触电事故 断电事故 供电安全 滑移配合 装置操作 左右滑移 两端壁 槽口 定孔 端壁 缆线 凸缘 锁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固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以及通过缆线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体前后端面的下部处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设置有上下联贯的装定孔,所述充电桩体中设置有槽口向左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中可左右滑移地设置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槽右端壁中端设置有电联口,所述滑移槽前后两端壁中互称设置有第一滑移腔,所述滑移板前后两端面的右侧处互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移腔滑移配合连接的凸缘,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供电安全稳定,有效降低了现有生活中的触电事故,还可以避免由于误踢误撞而造成新能源汽车断电事故的发生,且充电枪的锁定安全可靠,整个装置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稳固的新能源汽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都需要将充电枪插入到充电桩体中通电后才能进行充电,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可直接插入到充电桩体的供电孔中配合连接以通电,虽然这种插接方式操作非常方便,但是充电枪到新能源汽车之间的缆线长度不一,在充电时,缆线往往被随意摆放,如果有人不小心误踢误撞到缆线,这样就会造成充电枪直接脱离与充电桩体的供电孔的配合连接,从而导致新能源汽车的突然断电,以至于造成新能源汽车使用寿命的降低,严重的话还会直接造成新能源汽车的毁坏,因此现有的充电枪与供电槽之间的插接方式存在供电连接不稳定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充电枪在插拔过程中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固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稳固的新能源汽车装置,包括充电桩体以及通过缆线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枪,所述充电桩体前后端面的下部处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设置有上下联贯的装定孔,所述充电桩体中设置有槽口向左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中可左右滑移地设置有滑移板,所述滑移槽右端壁中端设置有电联口,所述滑移槽前后两端壁中互称设置有第一滑移腔,所述滑移板前后两端面的右侧处互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移腔滑移配合连接的凸缘,每个所述第一滑移腔中均设置有用以驱使所述凸缘左右滑移的驱使件,所述滑移板中设置有第二滑移腔,所述滑移板左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移腔连通的插进槽,所述插进槽前后两端壁中互称设置有容纳槽,所述第二滑移腔右侧的前后两端壁中互称设置有导移槽,所述第二滑移腔中前后互称设置有两个滑移架,每个所述滑移架包括在所述第二滑移腔中滑移配合连接的推移板、设置在所述推移板内侧左端的竖向板和设置在所述推移板外侧右端且与所述导移槽滑移配合连接的导移板,所述第二滑移腔前后两端壁的中端互称设置有凹槽,每个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弹压件,每个所述弹压件内侧端与所述推移板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竖向板内侧端均设置有半环槽,每个所述竖向板左端面靠内侧端设置有手杆,所述第二滑移腔右端壁中端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槽连通的通槽,所述通槽右端槽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板固定连接且用以与所述电联口配合连接的电联块,所述通槽中可滑移设置有电联触头,所述电联触头与所述电联块之间连接有第一弹压件,所述滑移板中还设置有感触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使件包括左右联贯所述凸缘且与所述凸缘配合连接的螺状杆,所述螺状杆左端与所述第一滑移腔左端壁可转动配合连接、右端与设置在所述第一滑移腔右端壁中的驱使机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滑移板的长度与所述滑移槽的长度相同,两个所述滑移架的体积与所述充电枪的体积相同。
两个所述半环槽合成一个圆状,且该圆状的直径与所述缆线的直径相同,所述推移板、竖向板和导移板固定安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推移板的外侧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二滑移腔的前后端壁抵触时,所述插进槽的槽口面积与两个所述竖向板之间的槽口面积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感触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滑移板左端面下部位置处的闪光灯,所述闪光灯与所述电联块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快舟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快舟智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3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新能源汽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新能源汽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