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过压保护器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72702.8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4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凯鑫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保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压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过压保护器结构。
背景技术
避雷器是保护系统,例如用于输电网,在由于雷击或其他分系统的功能故障而出现过压时,避雷器将这种过压朝接地方向导出,并且由此保护输电网的其他部件。
针对特殊的应用场合、例如保护电容器的情况下,需要具有明显较高的能量吸收能力和同时较低的残压的避雷器,所述电容器在高压或中压电网中用于无功功率补偿或作为滤波器使用。因此,为了使在过压情况下产生的气体从该壳体中排出,这种避雷器通常具有卸压装置。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过压保护器结构,包括一个主限流元件和一个副限流元件,所述主限流元件的顶端设有一层绝缘子,并且所述主限流元件的顶端设有向内凹的弧形凹口,并在弧形凹口内穿出绝缘导线,所述副限流元件的顶端设有限流元件引流球,所述主限流元件和副限流元件之间通过不锈钢金属引流环连接,所述不锈钢金属引流环的一端穿接在副限流元件顶端的限流元件引流球中,所述不锈钢金属引流环得另一端穿接在主限流元件的内部,所述主限流元件的底端通过绝缘子螺母连接有横担三角铁,所述横担三角铁与主限流元件之间夹有固定支架承接板,所述固定支架承接板的一侧表面连接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通过螺栓活动连接在固定支架承接板上,所述调节支架固定在副限流元件的底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限流元件的宽度和高度均比副限流元件大,并且主限流元件和副限流元件的顶端相距四分一个主限流元件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锈钢金属引流环为中空结构,并且其两端为半球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架承接板和调节支架均为L 字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支架承接板的侧面设有矩形滑轨,所述的调节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在矩形滑轨内,并在滑轨内上下可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设计的过压保护器来对避雷器进行泄压,采用限流元件、不锈钢引流环和绝缘子构成一个线路过压保护器,通过串联间隙,限流元件的双向作用,将雷电压限制在一定的水平之下,并快速切断工频续流,该过压保护器安装在线路直线杆上,不需要另加任何附属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限流元件;2-副限流元件;3-绝缘子;4-弧形凹口;5-绝缘导线;6-限流元件引流球;7-不锈钢金属引流环;8-绝缘子螺母;9-横担三角铁;10-固定支架承接板;11-调节支架;1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发明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过压保护器结构,包括一个主限流元件1和一个副限流元件2,所述主限流元件1的顶端设有一层绝缘子3,并且所述主限流元件1的顶端设有向内凹的弧形凹口4,并在弧形凹口4内穿出绝缘导线5,所述副限流元件2的顶端设有限流元件引流球6,所述主限流元件1和副限流元件2之间通过不锈钢金属引流环7连接,所述不锈钢金属引流环7的一端穿接在副限流元件2顶端的限流元件引流球6中,所述不锈钢金属引流环7得另一端穿接在主限流元件1的内部,所述主限流元件1的底端通过绝缘子螺母8连接有横担三角铁8,所述横担三角铁8与主限流元件1之间夹有固定支架承接板10,所述固定支架承接板10的一侧表面连接有调节支架11,所述调节支架11通过螺栓12活动连接在固定支架承接板10上,所述调节支架11固定在副限流元件2的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凯鑫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芜湖市凯鑫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2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电压抑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远程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