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72154.9 | 申请日: | 201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70 | 分类号: | H04W4/70;H04W8/00;H04W72/20;H04W72/5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设备 d2d 通信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远端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可以获得与D2D通信的发现有关的信道状况与用于传输发现消息的资源集之间的关联。远端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关联优先接收来自具有良好的D2D通信的发现的信道状况的中继终端设备的响应。可以节约远端终端设备和中继终端设备的能量消耗。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避免具有不同信道状况的中继终端设备选择相同的资源进行响应。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通信技术,更具体地,涉及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当前,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关于长期演进(LTE)的标准化中,已经提出了进一步增强型设备到设备(Further Enhancement Device-to-Device,feD2D)技术。例如,在3GPP RAN#72和RAN#73会议中,已经提出了针对物联网(IoT)和用户可穿戴移动设备的在长期演进(LTE)中的D2D通信的研究技术课题。该技术能够支持操作带宽有限的IoT设备以及可穿戴设备在中继环境中进行旁链路(sidelink)通信。在feD2D场景下,远端终端设备(例如,可穿戴设备)处于中继终端设备的附近。因此,中继终端设备和远端终端设备(例如,用户可穿戴移动设备)的功率效率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同样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总体上,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D2D通信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终端设备。
在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D2D通信中的远端终端设备处,向D2D通信中的中继终端设备传输用于D2D通信的发现请求;获得与D2D通信的发现有关的信道状况与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的关联;以及基于该关联,在资源池上监听来自中继终端设备的、针对所述发现请求的响应。
在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D2D通信中的中继终端设备处,获得与D2D通信的发现有关的信道状况与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的关联;响应于接收来自D2D通信中的远端终端设备的D2D通信的发现请求,确定用于D2D通信的发现的当前信道状况;基于该关联,确定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中与当前信道状况对应的、用于针对该发现请求的响应的资源集合。
在第三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端终端设备。该远端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被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远端终端设备执行动作,该动作包括:向D2D通信中的中继终端设备传输用于D2D通信的发现请求;获得与D2D通信的发现有关的信道状况与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的关联;以及基于该关联,在资源池上监听来自中继终端设备的、针对所述发现请求的响应。
在第四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中继终端设备。该中继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被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中继终端设备执行动作,该动作包括:获得与D2D通信的发现有关的信道状况与资源池中的至少一个资源集合的关联;响应于接收来自D2D通信中的远端终端设备的D2D通信的发现请求,确定用于D2D通信的发现的当前信道状况;基于该关联,确定至少一个资源集合中与当前信道状况对应的、用于针对该发现请求的响应的资源集合。
在第五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于其上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在被装置执行时,使装置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2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