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过滤防护器的驱动及信息传输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70895.3 | 申请日: | 201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莫皓然;黄启峰;韩永隆;蔡长谚;李伟铭;陈宣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A41D13/11;G01N15/06;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过滤 防护 驱动 信息 传输 系统 | ||
一种空气过滤防护器的驱动及信息传输系统,包含:过滤防护罩;致动传感装置,组装于过滤防护罩上,包括有至少一个传感器、至少一个致动器、微处理器、电源控制器及数据传接器,致动器受驱动而致动输送空气流通过传感器处,以令传感器量测空气;供电装置,透过传导而输送能量至电源控制器;以及连结装置;其中,微处理器将至少一个传感器的量测数据做演算处理,以转换成输出数据,借由数据传接器接收输出数据,并传输发送给连结装置,以及数据传接器接收连结装置的操控指令,传输至微处理器以控制启动传感器的量测操作及致动器的致动。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空气过滤防护装置,尤指一种可应用结合监测环境致动传感装置的空气过滤防护器的驱动及信息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人类在生活上对环境的监测要求愈来愈重视,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PM2.5等等环境的监测,环境中这些气体暴露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健康影响,严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因此环境监测纷纷引起各国重视,要如何去实施环境监测是目前急需要去重视的课题。
可携式的电子装置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及应用,也是不可缺的电子装置,因此利用此可携式的电子装置来监测周围环境气体是可行的,若又能即时提供监测信息,警示处在环境中的人,能够即时预防或逃离,避免遭受环境中的气体暴露造成人体健康影响及伤害,所以利用可携式的电子装置来监测周围环境是非常好的应用。
然,在电子装置中提供额外传感器来监测环境,虽能向电子装置的使用者提供关于该使用者的环境的较多信息,但对于监测敏度、精准的最佳效能就需要去考量,例如,传感器单靠环境中空气自然流通的引流,不仅无法获取稳定一致性空气流通量去稳定监测,且环境中空气自然流通的引流要到达接触传感器的监测反应作用时间拉长,就会影响到即时监测的因素。
有鉴于此,上述可携式的电子装置来监测周围环境是非常好的应用,但要如何去预防空气品质污染时即时去做防护机制,本案为提供一种空气过滤防护器,其结合监测环境的致动传感装置应用,来预防空气品质污染时即时去做防护机制。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防护器的驱动及信息传输系统,结合监测环境的致动传感装置应用,即可穿戴空气过滤防护器让使用者在罩住口鼻内的空气,透过致动传感装置产生驱动空气的流动,使用者在罩住口鼻内的空气可被带出,以加强使用者在罩住口鼻内的空气循环流动,进而排出罩内的污染空气、温度、湿度等罩内换气的效益。
本案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防护器的驱动及信息传输系统,结合监测环境的致动传感装置应用,使用者在罩住口鼻内的空气也可受致动传感装置内可的传感器的监测,提供罩内空气品质监测功能。
本案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防护器,结合监测环境的致动传感装置应用,可依罩内空气品质情况,以调节控制罩内空气流通,以产生不同空气流速(排气量),以调节罩内空气品质,且传感器监测到罩内空气品质持续有危害时,提示更换新的过滤防护罩。
本案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防护器的驱动及信息传输系统,结合监测环境的致动传感装置应用,致动传感装置为可拆卸于过滤防护罩,以形成一独立的致动传感模块,进而构成可携式的监测空气品质的装置,即具有可检测过滤防护罩外部空气品质监测的功能,并可传送一监测量测的输出数据,发送给一连结装置显示、储存及传送,达到即时显示信息及通报的效用,同时能建构成云端数据库,以启动空气品质通报机制及空气品质处理机制,如此使用者可即时穿戴空气过滤防护器来防范空气污染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健康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0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终端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