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围棋自动记谱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70292.3 | 申请日: | 201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6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孙荻;李俭;汤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万和海拓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G06K9/32 |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视频 识别 技术 围棋 自动 记谱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围棋自动记谱方法,包括以下总体步骤:1)初始化,先通过摄像头获取一帧包含整个空白棋盘以及附加的四角定位标志的原始图像作为原始帧;2)棋盘定位,采用回字形定位标识的四角定位方法,在对原始帧进行棋盘定位,获得围棋棋盘361个点在图像中的具体为位置坐标;3)、取帧计算,将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根据以每秒10帧的速度取出,逐一的进行图像处理,采用矩阵式判断帧差方法,判断棋盘落子点变化状态;4)生成棋谱文件。该方法能有效去除棋盘周围不相干的图像干扰,大大简化了图像处理量;采用矩阵式判断帧差方法,经过四角定位切图后的图像能够通过判断整个图片的帧差大小判断棋盘落子点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围棋自动记谱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围棋自动记谱方法。
背景技术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可以说是棋之鼻祖,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围棋,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传为帝尧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是为座子制,由白棋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目前围棋记谱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为人工记录。由于人工记录棋谱的成本过于巨大,在世界范围内,除大赛决赛阶段外的棋谱都无人记录。本发明是用来通过视频识别技术,自动记录棋谱的方法。
公开号为CN 104998405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围棋记谱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了图像识别技术进行记谱,在此方法中,其采用了棋盘的天元位置进行棋盘定位,并且在棋盘状态判断中通过判断每个落子点周围是否存在“黑色条纹”来判断棋盘的落子状态。
本专利在棋盘定位识别和落子识别技术上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围棋自动记谱方法,采用在棋盘四角布置回字形图标作为棋盘定位的图像识别控制点,能够根据棋盘四个角落位置,计算棋盘中361个点的具体坐标,还能有效去除棋盘周围不相干的图像干扰,大大简化了图像处理量;采用矩阵式判断帧差方法,经过四角定位切图后的图像能够通过判断整个图片的帧差大小有效判断棋盘落子点状态是否有变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视频识别技术的围棋自动记谱方法,包括以下总体步骤:
步骤一、初始化,先通过摄像头获取一帧包含整个空白棋盘以及附加的四角定位标志的原始图像作为原始帧;初始化帧差与前帧差为0,参考帧为原始帧;
步骤二、棋盘定位,采用回字形定位标识的四角定位方法,在对原始帧进行棋盘定位,获得围棋棋盘361个点在图像中的具体位置坐标;
步骤三、取帧计算,将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根据以每秒10帧的速度取出,逐一的进行图像处理,采用矩阵式判断帧差方法,判断棋盘落子点变化状态;
步骤四、生成棋谱文件,结束。
所述方法总体步骤中步骤二的棋盘定位是四角定位标志以回字形图标作为定位标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通过摄像头获取一帧包含整个空白棋盘以及附加的四角定位标志的图像;
步骤202、将取出的图像转换成灰度图,再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找到图片的一个设定阈值将图片二值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万和海拓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万和海拓文化体育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02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