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和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70206.9 | 申请日: | 201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 发明(设计)人: | 于洋;熊攀伟;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指纹 模组 测试 夹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行业的发展以及生物识别技术的进步,大多数手机都开始使用指纹识别模组。但是我们发现目前组装工厂测试指纹模组的方法都是简单的用员工手指触碰指纹,只要指纹模组感应到手指图案就可以出货。这样的测试方案因为员工的手指纹路不同,按压的轻重和方向不同,导致误测拒真率较高。同时,因为没有测试指纹模组识别的图案和实际员工指纹的匹配性,所以存在一定概率的漏测现象。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和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结果易受到测试人员的指纹差异的影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硅胶指模,所述夹具本体包括第一挡板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挡板;所述硅胶指模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上,且与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同一侧,所述硅胶指模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的表面凸出。
所述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硅胶指模部分置于所述凹槽内以使得所述硅胶指模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的表面凸出。
所述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其中,所述硅胶指模通过胶黏剂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其中,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块,且所述若干限位块与所述硅胶指模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同一侧,当移动终端与所述若干限位块相接触时,所述硅胶指模挤压所述指纹模组,以使得所述指纹模组产生形变。
所述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其中,所述限位块的高度大于预设的高度阈值,其中,所述高度阈值使得所述硅胶指模的压缩率处于预设的区间内。
所述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其中,所述第二挡板包括底托和相对于底托凸出的定位台阶;当移动终端置于所述底托上,且与所述定位台阶相贴合时,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硅胶指模相相对应。
所述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其中,所述夹具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软胶层。
一种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方法,其应用如上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其包括:
当移动终端放置于所述测试夹具上,并且移动终端的指纹模组与所述硅胶指模相接触并挤压所述硅胶指模时,判断所述指纹模组是否采集到指纹信息;
若所述指纹模组采集到指纹信息,则将所述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信息进行比对;
当比对成功时,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指纹模组正常,并进行相应的提示。
所述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方法,其还包括:当指纹模组未采集到指纹信息/比对失败时,判定所述移动终端的指纹模组故障并进行相应的提示。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和测试方法,所述测试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和硅胶指模,所述夹具本体包括第一挡板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挡板的第二挡板;所述硅胶指模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上,且与所述第二挡板位于所述第一挡板的同一侧,所述硅胶指模相对于所述第一挡板的表面凸出。本发明通过在测试夹具上设置硅胶指模,使得在测试移动终端的指纹模组的时候采集相同的指纹样本数据,消除了真人指纹的个性化差异,从而提高了指纹模组测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的左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指纹模组的测试夹具和测试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0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