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积物中肌醇磷酸盐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70050.4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8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荣;吴丰昌;冯伟莹;孙福红;李会仙;符志友;汪浩;郭文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70 | 代理人: | 刘晔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积物 中肌醇 磷酸盐 腐殖 相互作用 分析 方法 | ||
1.一种水环境中肌醇磷酸盐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沉积物样品,获取沉积物样品提取液;
S2.沉积物样品提取液31P-NMR分析,分析得到沉积物样品提取液中肌醇磷酸盐总量为y1;
S3.沉积物样品提取液的酶水解分析,分析获得沉积物样品提取液中酶水解肌醇磷酸盐的含量y2;
S4.取含量为y2的肌醇磷酸盐溶液,分别采用31P-NMR分析和酶水解分析肌醇磷酸盐的含量,采用31P-NMR分析得到肌醇磷酸盐的含量为x1,采用酶水解分析得到肌醇磷酸盐的含量为x2;
S5.沉积物中肌醇磷酸盐与腐殖酸相互作用含量的计算
沉积物样品提取液中肌醇磷酸盐与腐殖酸相互作用含量X=(y1-y2)-(x1-x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水解分析的步骤包括:取沉积物样品提取液或肌醇磷酸盐溶液样品两份,第一份加入植酸酶、磷酸二酯酶和碱性磷酸酶混合液,第二份加入磷酸二酯酶和碱性磷酸酶混合酶液,
样品经培养后,检测沉积物样品提取液或肌醇磷酸盐溶液样品中释放正磷酸盐含量,分析二者的差值,获得沉积物样品提取液或肌醇磷酸盐溶液样品中酶水解肌醇磷酸盐的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酸酶为提纯后的植酸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物样品提取液的提取过程包括:取沉积物样品,加入酸溶液震荡提取2-4h;再加入碱溶液,室温振荡处理15-20h,离心分离,得沉积物样品提取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为盐酸溶液;所述碱溶液为NaOH溶液和KOH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1P-NMR分析的过程包括:沉积物样品提取液的前处理过程:取所述沉积物样品提取液冷冻干燥,浓缩成粉末样品;加入NaOH-EDTA 重水溶液,手动摇晃并使用超声振荡使粉末样品充分溶解;
分析处理过程:经静置、离心分离得上清液,上清液经31P-NMR分析,采用分析处理软件定量分析沉积物样品中肌醇磷酸盐含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水溶液中含有过量的Na2S。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1P-NMR分析,室温温度为20-25oC,核磁共振的频率为500MHz以上,配备适合进行31P-NMR谱图分析的探头,扫描次数为12000~15000次。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1P-NMR分析还包括加标沉积物样品提取液的分析,所述加标沉积物样品提取液的分析具体为:向沉积物样品提取液中,加入适量肌醇六磷酸盐标准样品以及包括亚甲基二磷酸盐、葡萄糖6磷酸盐、葡萄糖1磷酸盐、α-甘油磷酸盐、β-甘油磷酸盐、单磷酸腺苷、胆碱磷酸和二酯磷DNA-P的有机磷标准样品,再次分析加标后样品提取液31P-NMR谱图。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方法还包括对沉积物样品提取液中总磷、Fe、Ca、Al、Mg和Mn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700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