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动控制系统和联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9578.X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1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武方;刘小树;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6 | 分类号: | G06F8/36;G06F8/76;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红爽;栗若木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动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动控制系统和联动控制方法,包括场景管理单元、触发管理单元和执行管理单元,其中场景管理单元用于为用户提供定义联动动作和联动场景的接口,所述联动场景包括联动触发条件、联动执行方式以及联动动作引用,并将用户定义的联动场景输出至触发管理单元;触发管理单元用于接收场景管理单元的联动场景,判断联动场景的联动触发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通知执行管理单元;接收来自执行管理单元的执行状态变化,更新相应的联动场景的状态;执行管理单元用于接收触发管理单元的通知,生成相应的联动动作并依据联动执行方式执行,将每一步联动动作的执行状态变化反馈至触发管理单元。本发明能够实现软件一次开发、多次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动控制系统和联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进步以及减员、增效、提高线路通过能力等运营需求,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是一种将列车驾驶员执行的工作完全由自动化的、高度集中的控制系统所替代的列车员运行模式。无人驾驶系统具备列车自动唤醒和休眠、自动出入停车场、自动清洗、自动行驶、停车和开关车门、故障自动恢复、根据客流量列车自动投入或退出运行等功能。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具有常规运行、降级运行、运行中断和灾害状况等多重运行模式。
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人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参与度,这就要求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具有很强的信息集成和信息互联能力,能够综合处理各种运营场景下与其它系统的联动,从而代替人工处理的过程。
为保证在各种场景下的运营安全,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引入了大量的联动场景功能。为实现联动功能,如图1所示,现有的集成或互联系统一般会针对各种场景进行软件硬编码,将各种场景固化到系统中,或根据具体场景,将功能分散到不同的模块处理。此类做法会导致不同场景中存在重复处理,并且针对每种场景都需要对软件和数据进行测试;交付运营以后,一旦场景有变化或需要增加新的场景,就需要对软件进行代码层面的修改,给正常运营引入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动控制系统和联动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软件一次开发、多次重复利用。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联动控制系统,包括场景管理单元、触发管理单元和执行管理单元,其中,
所述场景管理单元,用于为用户提供定义联动动作和联动场景的接口,所述用户定义的联动场景包括联动触发条件、联动执行方式以及联动动作引用,并将用户定义的联动场景输出至触发管理单元;
所述触发管理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场景管理单元的联动场景,判断联动场景的联动触发条件是否满足,如果满足,通知执行管理单元;接收来自执行管理单元的执行状态变化,更新相应的联动场景的状态;
所述执行管理单元,用于接收触发管理单元的通知,生成相应的联动动作并依据联动执行方式执行,将每一步联动动作的执行状态变化反馈至触发管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场景管理单元包括联动场景定义模块、联动动作定义模块、联动数据管理模块,其中:
所述联动动作定义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定义联动动作的接口,检验用户定义的联动动作的合法性,并将合法的联动动作存储至联动数据管理模块中;
所述联动场景定义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定义联动场景的接口,检验用户定义的联动场景的合法性,并将合法的联动场景输出至联动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联动数据管理模块,用于存储接收的联动动作和联动场景,并将接收的联动场景输出至触发管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触发条件包括时间型触发、事件型触发和人工触发中的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95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