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的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9288.5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1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刘杨;曹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四新科技应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C02F10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垃圾 渗滤 消泡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的消泡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引入一种以单不饱和脂肪酸、脂肪二酸、醇胺合成的有机物为消抑泡增效剂E,复配甘油聚醚M和碳原子数为10~20的直链或带有支链的脂肪醇聚醚N,其中有机物消抑泡增效剂E可以提高聚醚的分散作用,使聚醚能更好的分散到体系中,同时有机物的合成过程中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用量进一步提高有机物的抑泡作用。该消泡剂在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消抑泡性能,同时最终消泡剂在垃圾渗滤液中的分散性得到改善,应用过程中不会引起终端过滤膜的阻塞,大大提高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泡剂,更确切的说,是一种适合用于垃圾渗滤液用的消泡剂。消泡剂属于精细化学制剂,因此本发明隶属于精细化工制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大部分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在今后一段时期,卫生填埋处理仍将是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卫生填埋作为最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也存在着诸多污染问题,特别是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垃圾渗滤液,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周围的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垃圾渗沥液主要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控制和处理是保证垃圾的长期、安全处置的关键。在垃圾渗沥液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厨余物多,水中带有大量油脂,前段处理系统不能完全有效地将其除去,部分油脂富集于污泥中,使得系统泥质变轻,经曝气充氧搅拌,产生大量泡沫;加上在曝气过程中产生的腐化污泥和氮气,携带大量浮渣上浮,造成SBR池浮泥浮渣上浮幅度加快。普通消泡剂很难控制消除。有时即使暂时消去,短时又重新气泡。由此,给渗沥液处理工艺过程的有序进行和环境带来极大的难度和负面影响,有时甚至被迫停产。同时ICEAS工艺和CASS工艺处于研发待应用阶段,因此急需研究开发应用于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消泡效果较佳的环保型消泡剂。目前这个行业所用的消泡剂大多是进口,国内此类产品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市场上应用于垃圾渗滤液的消泡剂主要为聚醚类、聚酯类、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类以及有机硅乳液类等;但是传统的聚醚类消泡剂抑泡能力较差,导致添加量增大,成本增加;聚酯类消泡剂在造纸、淀粉等行业使用情况良好,但在渗滤液处理中具有微生物毒性强、微生物难降解的缺陷。聚醚改性硅类消泡剂有良好的瞬间消泡性能,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以及有较好的微生物惰性,但是此类消泡剂对渗滤液处理中后续的膜系统的污堵能力非常强,对膜产生很坏的影响。
另外,渗滤液处理工艺逐步定型为预处理 + 生化处理 + 膜处理,终端过滤膜基本为反渗透膜,这种模式的采用,对消泡剂的使用提出了严格的限定和要求,如果违背消泡剂的选用原则,那么后续的膜系统,特别是反渗透系统将会带来严重的损失,所以开发一种环保高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专用消泡剂是相当有必要的。
专利CN 102126763 A提到渗滤液消泡剂的主要由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基聚氧乙基丙三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低碳醇和微生物絮凝剂等成分组成。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对环境有害,对水生有机体系有毒,在有机环境中会引起长时间的不良效果,这样作为渗滤液消泡剂在排入地下时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专利CN 105504290 A中提到以白炭黑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为主要活性物质,并加入乳化剂以及增稠剂制备的乳液型垃圾渗滤液消泡剂,有着良好的消泡与抑泡能力,但是以白炭黑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为主要活性物质的消泡剂用在渗滤液中会导致渗透膜堵塞,从而导致渗滤液处理困难,增加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四新科技应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四新科技应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9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