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束准直度检测组件及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69120.4 | 申请日: | 2017-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4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严强;杨标;连小龙;唐松;刘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宋南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束 准直度 检测 组件 方法 | ||
1.一种光束准直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通光口、分光镜、聚焦透镜组件以及面阵探测器组件;
所述分光镜的纵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包括入光面和与所述入光面相邻的分光面和全反面,所述通光口位于所述入光面的背离所述分光面的一侧;
所述聚焦透镜组件设置于所述分光镜的远离所述通光口的一侧,所述聚焦透镜组件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能够与所述分光面相对应,所述第二透镜能够与所述全反面相对应;
所述面阵探测器组件位于所述聚焦透镜组件的远离所述分光镜的一侧,所述面阵探测器组件包括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第一透镜相对应,所述第二探测器与所述第二透镜相对应,所述面阵探测器组件用于将所述聚焦透镜组件所形成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分光镜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分光镜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第二探测器均用于将检测到的圆形光斑作对数量度处理,并根据所述圆形光斑辐照度的数量获得红外非可见准直光的发散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准直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光口的轴线与所述入光面垂直,所述分光面与所述入光面之间的夹角为45°;
红外非可见准直光能够沿所述通光口的轴线从所述入光面射入,二分之一的所述红外非可见准直光能够从所述分光面射出,二分之一的所述红外非可见准直光能够经所述全反面射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束准直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准直度检测组件还包括DSP主控面板,所述DSP主控面板能够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探测器和所述第二探测器,处理所述面阵探测器组件探测到的电信号并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准直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面需镀膜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束准直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准直度检测组件还包括外壳本体和光接口件,所述面阵探测器组件、所述聚焦透镜组件以及所述分光镜依次嵌设于所述外壳本体内,所述通光口开设于所述外壳本体的靠近所述分光镜的一端,所述光接口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通光口,红外非可见准直光能够从所述光接口件射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准直度检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相同且均为非球面聚焦透镜。
7.一种光束准直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束准直度检测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将红外非可见准直光从所述通光口射入,所述第一探测器探测到所述第一透镜收集到的光线,对所述第一探测器检测到的光斑作对数量度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束准直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器能够将所述第一透镜所形成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根据光斑辐照度的数量获得所述红外非可见准直光的发散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束准直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探测器探测到所述第二透镜收集到的光线,对所述第二探测器检测到的光斑作对数量度处理,所述第二探测器能够将所述第二透镜所形成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DSP主控面板处理获得所述红外非可见准直光是呈现发散形态或者收敛形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912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LED光源的光发送机
- 下一篇:LED光发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