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集装箱从装船港CY(含中转港)至卸船港CY垂向组合运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8435.7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7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惠民;吴祎玮;梅莉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惠民;吴祎玮;梅莉雯 |
主分类号: | B65G67/60 | 分类号: | B65G67/60;B65G67/04;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80 上海市虹口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集装箱 装船 cy 中转 至卸船港 组合 运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装箱水路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集装箱运输之前,通过连接编组将二个自然集装箱(单元)组成一个垂向的组合集装箱(简称:组合箱),从而扩大了集装箱的运输、装卸单元。
技术背景
海上集装箱运输从启始到现在,历经了一个甲子的时期,现今的集装箱海运已经遍及世界的各个海域,运输的货物涉及到人类的衣食住行和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以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重视和欢迎。
海上集装箱运输是非常成熟的、高度标准化的产业,我国与国际完全接轨的,与本发明有关的现有技术的理论书籍、专著,或者专题介绍的有:
《集装箱运输实务》 杨茅甄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年7月,其中第三章第一、第二节,第四章第一、第三、第四节,第八章第一、第三、第四节;
《集装箱运输学》 真 虹主编 顾家俊主审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7月,其中第三章第三、第四、第五节,第七章第三、第四节,第八章第一节中的第三款;
《国际集装箱运输实务》 杨志刚 吴永富主编 王颂汤主审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1998年12月,第五章第一节,第七章第一、第二、第三节,第八章第一节、第二节;
《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 陈戌源主编 袁志耕副主编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年1月,其中,第二章第一、第三节,第三章第一、第二、第三节,第四章第一、第二、第三节,第十四章第一、第三节;
《现代集装箱码头经营管理》 于汝民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2007年8月,第一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二节,第五章第二、第三、第四节,第十三章第一、第二、第三节;等都详细介绍集装箱海运的现有技术;
《港口码头动画展示》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洋光影视 优酷网;
《港口集装箱码头操作实务--介绍青岛港》 百度文库2014年9月;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介绍》 百度文库 2016年9月 等真实的视频画面,介绍最新现有技术在港口码头的应用;
由众多国家承认并参与的国际海事组织,颁发的关于海上集装箱运输的规则、标准,和运输设备的技术规范等,统一行业的生产。
国际海上集装箱运输行业内的媒体甚多,信息传播非常迅速,本行业技术发展的信息都能在网络媒体上随时搜寻得到。
在上海市图书馆查阅了自2012年以来,由上海海事大学编辑出版、国内唯一的集装箱海运专业技术的杂志--集装箱化,近年来有关专家提出的关于提高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的对策性论文,如:
《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应对3E级(1.8万TEU以上)集装箱船舶之策略》,上海冠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林海辉,集装箱化,2016年第12期,总第305期,第8页~第11页;
《港口在集装箱船舶大型化时代的应对措施》 青岛港集团新闻中心 李海英 集装箱化 2015年第六期 总第287期 第9页~12页;
《降低上海冠东国际集装箱码头装船翻箱率的对策》 上海海事大学 陶学宗等 集装箱化2016年第三期 总第296期 第7页~第10页;
现有技术的书籍、资料、标准以及文章都未提及与本方法相似或者同样的技术。现有技术表明,现有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都是以单一的自然集装箱作为一个运输、装卸的单元,经历装船港码头装船(含中转港)、海上运输、卸船港码头的卸船过程。
国际海上集装箱运输是非常繁忙、影响面很广的产业,世界上有许多规模巨大的集装箱海运公司和装卸港口参与其中。例如名列世界前茅的我国远洋海运企业,拥有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航行于世界各港口;我国的港口近年来的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均属全球之前列,但至今未闻、也未见他们应用或者创新与本发明相同、或者类似技术的信息;从国外船公司的船舶来我国港口装卸集装箱的情况看,也未见使用类似方法。
产业链上的不同行业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管理重点和技术发展方向,船公司的船舶技术发展比较快,船舶的载箱量从几百标准箱已发展到2万个标准箱;为装卸这些大船运载的巨量集装箱,码头公司集中财力投资大负荷、长吊臂的集装箱装卸岸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码头的计划管理和作业控制。
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快速涌现,迫切需要港口提高码头装卸作业的效率,减少船舶在港口的停泊时间;而目前的码头公司仅增加岸桥的数量应对超大型集装箱船的装卸,虽然提高了船舶的装卸速度,但是码头堆场的原有设备效率依旧,增加岸桥的数量必定增加其它辅助设备的数量,况且大型岸桥的投资数额大、成本高,码头的经济效益并没有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惠民;吴祎玮;梅莉雯,未经吴惠民;吴祎玮;梅莉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8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流专用智能卸货机器人
- 下一篇:介质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