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陡峭山崖植被恢复的生态网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8392.2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6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娟;张阳阳;王鹤立;张春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A01G24/28;A01G24/15;A01G25/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荣红颖;刘春成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陡峭 山崖 植被 恢复 生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陡峭山崖植被恢复的生态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态修复领域。生态网是由土工布包裹苔藓粉碎浆、微生物菌肥、轻型基质等制成的长形绳索纽结而成的绳网。同时在山脚修筑土槽种植藤本、灌木植物,藤本植物的生长可加速覆盖裸露山坡,所述生态网的一端连接位于山顶的供水管道,用于从所述供水管道中获取并沿所述生态网延伸方向传递水分。本发明利用苔藓植物的特性,在保障少量水分及营养供应的情况下,让苔藓植物在裸露岩石上生长;藤本植物的生长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同时增加生物多样性,具有一定景观效果。微生物的加入可持续不断的发挥肥效,促进植物根系生长,达到生态恢复的目的。特别适用于在裸露无土的陡峭山崖上恢复植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陡峭山崖植被恢复的生态网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岩石山坡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的干扰或自然灾害等破坏后,长期自然形成的植被会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因此,为了恢复遭破坏的环境,人们已经开始通过人为的手段来种植植被,以重建和恢复植被、绿化环境。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地理形貌,尤其是陡峭山崖,其水土流失殆尽,岩石裸露,并且坡面斜度非常大,在这样的环境情况下进行植被的种植难度很大,一方面是工作环境恶劣,工作人员操作难度大;另一方面是植被生长难度大,所种植的植被在裸露的岩石上难于获取到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再一方面是植被保持难度大,所种植的植被很容易由于地势的原因而自动从种植地移走甚至脱落。
而苔藓植物是植物群落演替的先锋种类,具有繁殖容易,无病虫害以及抗逆性极强等特点,并且,苔藓能够分泌出一种缓慢溶解岩石表面的有机酸,加速岩石的风化,促成土壤形成,有利于植被的恢复。但由于其植株低矮常常被忽视,目前还没有较好的方法能够将苔藓移植在荒山裸岩上,特别是移植到例如陡峭山崖这样的种植难度很大的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恢复植被的生态网及其用于陡峭崖壁的方法,包括:
用于输送水的供水管道,所述供水管道设有与所述生态网绳端连通的接头;
生态网,所述生态网的一端连接至所述接头,用于从所述供水管道中获取并沿网的延伸方向传递水分;
作为优选,所述供水管道可以为长形,并沿其延伸方向具有多个所述接头,所述多个接头中的每一个接头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绳索。
所述绳索可以以压嵌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接头。
作为优选,所述绳网用到的长形绳索由无纺布包裹苔藓粉碎浆、微生物菌肥、轻型基质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苔藓可以选用大灰藓、紫萼藓、葫芦藓组合的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轻型基质由泥炭、珍珠岩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上述装置恢复陡峭山崖植被的方法,包括:
将所述供水管道在所述陡峭山崖的山顶处沿基本水平的方向布置;
使得所述生态网沿所述陡峭山崖的山坡竖向垂下;
将所述生态网固定在所述山坡表面;
向所述供水管道供水,使得水分由所述供水管道通过所述接头并经由所述绳网传递至所述苔藓,以供其生长繁殖。
附图说明
图1绳网横截面示意图
图2施工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美丽国土(北京)生态环境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83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风力驱动的自动浇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番茄育苗的农业无土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