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源回用的剩余污泥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7615.3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5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何青;曾凌君;李平;吴祖力;朱凤霞;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海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4;C02F11/12;C02F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高早红;谢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碳源 剩余 污泥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碳源回用的剩余污泥处理工艺,涉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先将剩余污泥经过热碱预处理,污泥细胞分解,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多糖等释放到上清液中,然后污泥水解酸化经酸性启动(pH=6)阶段,有利于保持产酸微生物的活性,促进VFAs的积累,经过碱性发酵(pH=10)阶段可抑制产甲烷菌的活性,避免产甲烷菌产甲烷的过程中消耗VFAs,保持了产酸效应强于产甲烷效应,从而使得水解酸化液中SCOD、VFAs的累积浓度大大提高,为低C/N城市污水的提标升级提供优质的再生碳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发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碳源回用的剩余污泥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处理行业的快速发展,污泥的产生量越来越多。据《2015-2016年污泥处理市场分析报告》,截止2015年底,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污泥年产量高达7000万吨以上。如何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成为城市污水处理厂面临的重大难题。
我国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加之排水系统多为合流制,导致城镇污水处理厂普遍面临进污水碳氮比偏低的问题,对后续生物处理系统造成困扰,一般通过向低碳氮比生活污水中投加外来碳源以实现出水的达标排放,但这会进一步增加污水处理的成本。污水处理工艺中降低能耗和成本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城市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生有机碳源以强化好氧生物脱氮除磷,是一条解决低C/N城市污水提标升级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实现有机物再利用的同时达到污泥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污泥厌氧消化是一个由多种微生物参与的复杂生物化学过程,工艺操作条件的变化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效果,例如在两相厌氧消化系统中由于控制条件的改变会出现产酸过甚和产甲烷相的“酸化状态”。污泥经酸化作用将有机质转换化为乙酸,而产甲烷菌产生甲烷时会消耗乙酸,不利于有机碳源的积累,因而在以开发有机碳源为目标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系统中保持污泥产酸效应强于产甲烷效应,是基于碳源再生利用的污泥资源化处理工艺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污泥处理工艺中水解酸化过程中有机酸累积量较低、水解酸化菌和甲烷菌的竞争性抑制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碳源回用的剩余污泥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碳源回用的剩余污泥处理工艺,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剩余污泥热碱预处理:采用5mol/L的NaOH调节污泥pH值为10,置于90℃加热装置中恒温加热进行热碱预处理,热碱预处理时间为2h,并不断搅拌。剩余污泥热碱预处理能够破坏污泥中微生物的细胞壁,促进胞外聚合物(EPS)的溶解及内碳源的释放,使得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多糖等释放出来。
(2)反应器的酸性启动:将热碱预处理后的污泥泵入完全混合式污泥厌氧发酵反应器(CSTR)中,以稀盐酸调节pH值为6,然后每天定时接接种驯化成熟的水解酸化污泥,直至反应器内污泥的接种量达到30%-40%,对反应器进行酸性启动驯化,其中驯化成熟的水解酸化污泥与被接种的污泥的体积比为10%,然后采用机械搅拌器搅拌,控制转速为100rmp,室温条件下进行水解酸化。控制该酸性启动阶段时间为8天。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池或者生化池中的驯化成熟的水解酸化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解细菌与酸化菌,从而促进被接种污泥的水解酸化。酸性启动pH=6的条件下有利于保持产酸微生物的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海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海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76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