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图形加密数据纠错和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7274.X | 申请日: | 201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杜伟;沈思;刘政辰;程星;刘勇钊;张永双;张波;刘元洪;李军杰;王军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9/00 | 分类号: | G06T9/00;H03M13/15;H03M13/11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5001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形 加密 数据 纠错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图形加密数据纠错和检测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内层RS编码;第二步、外层LDPC编码;第三步、形成点阵图;第四步、对点阵图量化处理;第五步、外层LDPC解码,对量化数据进行LDPC解码,生成LDPC解码数据;第六步、内层RS解码,对LDPC解码数据进行RS解码,得到RS解码后数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实现图形加密,保证图形不能被随意生成;同时,具有数据纠错功能,保证使用过程中的高容错性,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形加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图形加密数据纠错和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二维码在人们生活中的大量使用,这种图形编码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由于二维码的开源性,它的安全性也越发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采用奇偶校验码进行图形编码数据校验的方法和装置已经实现,比如:李卫伟在“图形编码数据校验方法及系统”,(中国专利,103166647. 2013.06.19)中提出利用数据奇偶性判决解码是否正确的方法。图形编码技术的共同点是克服图形在印刷和保存中受到损伤的影响,通过编码技术对错误的数据进行纠正。这一共同点要求发送的数据需要加入冗余位,而且为了考虑高容错性不能仅仅只纠正一位数据错误。
而在实际的图形编码系统应用中,编码方案并不是公开的,特别是通过两层编码后,编码方案则更加难以被破解,这样图形编码方案可以作为密钥应用到实际系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对图形加密数据纠错和检测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对图形加密数据纠错和检测的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内层RS编码,对输入数据进行RS编码生成二进制的RS编码数据;
第二步、外层LDPC编码,对步骤(1)生成的RS编码编码数据进行LDPC编码,生成LDPC编码数据;
第三步、形成点阵图,将步骤(2)的数据按照设定的矩阵
第四步、对点阵图量化处理,形成量化数据;其中,量化规则为:对数据位进行亮度提取,所有数据位亮度的平均值作为基准阈值,从而将数据位分为两类,分别对两类数据位亮度再次求均值,从而对应比特1的高亮度均值和比特0的低亮度均值;比特1的高亮度均值作为标量1,比特0的低亮度均值作为标量0,按照分辨率0.01进行等差距离量化;最后对所有的亮度的等差赋值;
第五步、外层LDPC解码,对量化数据进行LDPC解码,生成LDPC解码数据;
第六步、内层RS解码,对LDPC解码数据进行RS解码,得到RS解码后数据。
内层RS编码包括如下步骤:
(1)将输入的数据映射到伽罗华域生成信息元素;
(2)将信息元素与生成多项式相除获得余式,余式作为RS编码校验位,信息元素作为RS(3)编码数据位,RS编码校验位和RS编码数据位组合成RS编码编码数据;
其中,生成多项式的获得方法为:
1)将输入的数据以
2)计算本原多项式在伽罗华域内对应的元素;
3)根据本原多项式获得生成多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未经联通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72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排污电热水器及卫浴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甲醇锅炉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