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终端设备干扰的方法及基站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67003.4 | 申请日: | 2017-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2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石小丽;黄亚达;赵雅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8;H04W7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冯艳莲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基站 传输资源 资源位置 无线通信网络 优先级级别 服务基站 基站发送 信号干扰 子帧配置 子帧 飞行 覆盖 通信 | ||
一种降低终端设备干扰的方法及基站,用以实现降低无线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在其服务基站的覆盖范围内进行通信时受到的来自其他基站的信号干扰,尤其适用于飞行终端设备。方法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的资源位置,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将所述资源位置对应的子帧配置为指定类型的子帧,或者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资源的优先级级别。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终端设备干扰的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在其服务基站的覆盖范围内进行通信时会受到其他基站的信号干扰,这种终端设备通信时受到其他基站的信号干扰的现象在飞行终端设备上更加明显。
飞行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在空中通信时,飞行终端设备的飞行高度通常远远高于基站天线高度,飞行终端设备的视线传播无障碍,在空中能够看见更多的基站,因此在满足空中的覆盖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飞行终端设备会受到来自其他基站的较强的信号干扰。飞行终端设备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在空中通信时,随着飞行终端设备的飞行高度升高,信号强度越来越强,而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干扰越来越强,并且飞行终端设备在空中通信时由于受到来自其他基站的较强的信号干扰而容易发生卡顿现象。
目前终端设备的抗干扰协调技术主要是小区间干扰协调(inter-cell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ICIC)技术,但由于飞行终端设备在空中飞行时能够搜索到更多的基站,因此飞行终端设备的干扰小区个数相对于地面的干扰小区个数变多,从而导致资源协调受限,因此使用ICIC技术无法完成资源协调,从而干扰也就无法避免。
综上所述,在干扰小区数量较多的情况下,采ICIC技术,抗干扰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终端设备干扰的方法及基站,用以实现降低无线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在其服务基站的覆盖范围内进行通信时受到的来自其他基站的信号干扰,尤其适用于飞行终端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降低终端设备干扰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的资源位置;
所述第一基站确定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将所述资源位置对应的子帧配置为指定类型的子帧,或者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传输资源的优先级级别,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设备的服务基站;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
其中,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是第一基站分配给该终端设备的专用传输资源,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可以是时域资源,也可以是频域资源。例如,传输资源为时域资源时,该时域资源的资源位置可以是指该时域资源对应的子帧的子帧号;又例如,传输资源为频域资源时,该频域资源的资源位置可以是指该频域资源对应的物理资源块PRB的位置,该PRB可以是子帧中的部分PRB。第二基站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基站为对终端设备干扰较大的基站。
通过上述方法,使得第二基站能够从第一基站接收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第二基站接收到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后会根据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的指示,将所述资源位置对应的子帧配置为所述指定类型的子帧,或者基于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进行动态ICIC,进而减少第二基站使用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在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内使用传输资源进行通信时受到第二基站的信号干扰大幅度降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第二基站将所述资源位置对应的子帧配置为指定类型的子帧时,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为:所述指定类型的子帧为几乎空白子帧ABS,此时,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为时域资源,终端设备的传输资源为ABS包括的全部PR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70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