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变形堵漏块和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65330.6 | 申请日: | 2017-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4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西江;李大奇;刘金华;陈红壮;张国;何剑;胡子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58;C08F222/38;C08F220/06;C08K3/16;C08K3/22;C08K3/30;C08K3/34;C08K3/26;C08F2/44;C09K8/44;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杨茜 |
| 地址: | 1000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形 堵漏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可变形堵漏块,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所述交联剂选自氯化铜、氯化镁、氯化铁、氯化铬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固化剂选自氧化镁、氧化铝、二氧化硅、硅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丙烯酸类单体选自丙烯酸,丙烯酸钠,丙烯酸钾,丙烯酸铵,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堵漏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以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堵漏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丙烯酰胺类单体选自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堵漏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发剂选自过氧化物引发剂、偶氮化物引发剂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堵漏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好大小、形状符合井眼或裂缝尺寸的模具;
2)将所述丙烯酸类单体、丙烯酰胺类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溶入水中,得到含有单体的过渡体溶液;
3)将含有单体的过渡体溶液加入制作好的模具中;
4)于所述含有单体的过渡体溶液中加入所述交联剂、固化剂、加重剂,充分混合均匀;
5)于所述含有单体的过渡体溶液中加入引发剂,反应完成后,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堵漏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4)中,所述含有单体的过渡体溶液中的丙烯酸类单体、丙烯酰胺类单体、磺酸盐类总重量与固化剂的重量比为(18~20):1;
所述含有单体的过渡体溶液中的丙烯酸类单体、丙烯酰胺类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组分的总重量与交联剂重量比为(8~10):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堵漏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5)中,所述含有单体的过渡体溶液中的丙烯酸类单体、丙烯酰胺类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组分的总重量与引发剂的重量比为(40~42):1。
8.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堵漏块及权利要求5~7之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变形堵漏块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堵漏块在钻井堵漏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方法:
起钻至井口,在井口向井筒投入所述可变形堵漏块,然后使用钻井液泵送堵漏模块到漏层位置,所述可变形堵漏块在漏层位置滞留后,吸水膨胀,从而封堵漏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533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吡唑啉类或/及苯丙烯酸类化合物之防蓝光系统
- 下一篇:潜热存储物介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