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染料降解的催化剂及染料降解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64122.4 | 申请日: | 2017-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21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马望京;谢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望京 |
| 主分类号: | B01J27/232 | 分类号: | B01J27/232;B01J35/02;C02F1/30;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8 江苏省南京市麒***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降解率 染料降解 染料 亚甲基蓝 罗丹明B 催化剂分子式 不溶于水 二次利用 偶氮染料 重复利用 光催化 | ||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领域,涉及到一种染料催化剂及染料降解的方法。本发明所述的染料催化剂分子式为:Zn0.64Al0.36(OH)2(CO3)0.18·0.86H2O。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对偶氮染料罗丹明B染料(RhB)在3h的降解率达到95%以上,对亚甲基蓝在1h的降解率达到96%以上。本发明所述的催化剂不溶于水,方便离心分离和重复利用,二次利用的催化剂对罗丹明B(RhB)在3h的降解率达到80%以上,对亚甲基蓝在1h的降解率达到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领域,涉及一种染料降解催化剂及采用该催化剂进行染料降解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国内纺织染料产业也进一步发展,在2014年我国染料的总产量达到91.72万吨,染料废水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如何低成本的处理染料废水成为当今环保的重要问题。目前,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主要分为三大类:1、物理吸附,2、化学处理,3、生物处理。其中物理吸附对可溶性染料的吸附是有选择性的,成本较高,浓缩污染物无法处理;化学处理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成本较大;生物处理主要有真菌脱色和细菌脱色,真菌和细菌对染料有选择性并且培养菌落周期长,成本较高。因此,寻找一种利用可见光对染料进行催化降解,可重复利用的催化剂是具有实际应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水滑石材料属于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在催化剂与催化剂载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早在20世纪90年代,Mylonas等(Mylonas A,Papaconstantinou E.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 of chlorophenols to CO2,and HCl with polyoxotungstates in aqueoussolution[J].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1994,92(3):261-267.)认识到POM在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方面的潜在价值,随即对氯酚、苯酚、氯乙酸、异丙醇、农药林丹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采用均相杂多酸作为催化剂(Shui-Jin,Yang,Yu-Lin,etal.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with H3PW12O40/TiO2-SiO2[J].Rare Metals,2015,35(10):1-7.),均相催化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效果,然而缺陷也特别明显,不能够回收重复利用。因此,寻找一种可回收利用,低成本的催化剂对染料进行降解的方法是处理大量污水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采用上述催化剂对染料污水进行重复降解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为层状结构,其分子式为Zn0.64Al0.36(OH)2(CO3)0.18·0.86H2O。
该催化剂具有不溶于水的特性,因此能够离心回收达到重复利用的效果,并且重复利用后效果降低很少。
所述催化剂具体制备方法如下:在室温下按一定比例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锌、硝酸铝、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倒入烧杯经反应制备而成。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将烧杯置于20~100℃的水浴环境中1~20小时,最后将产物离心、水洗和干燥得到催化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染料降解的方法,具体包括:称取一定量的催化剂和一定体积的染料,采用氙灯模拟自然光,在光强为中等条件下进行搅拌光催化反应,实现染料降解。
所述的降解方法中,所采用的染料为:罗丹明B和亚甲基兰。
所述的降解方法中,催化剂和染料的质量和体积比例为:1g∶1000ml~1g∶5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望京,未经马望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4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