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检查用鼻镜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663907.X | 申请日: | 2017-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1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鸣桐环保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233 | 分类号: | A61B1/233;A61B1/05;A61B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撑开器 固定杆 指套 开关按钮 电池盒 医疗检查 信号线 鼻镜 外壁 摄像头 照明条件 左右两侧 中空的 鼻腔 复位 显示器 摄像 串联 电池 伸出 观察 医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检查用鼻镜,包括中空的固定杆,固定杆的底部设有摄像头,固定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左撑开器的顶部固定有左指套,右撑开器的顶部固定有右指套,摄像头上连接有信号线,信号线沿固定杆伸出后连接有一个显示器,左指套或者是右指套上固定有一个电池盒,电池盒内设有电池,电池盒的外壁上固定有一个开关按钮,固定杆底部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LED灯,开关按钮、LED灯和开关按钮相串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2)有利于医生准确、细致的观察;(3)可获取良好的照明条件;(4)方便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复位;(5)方便将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插入鼻腔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鼻腔检查用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医疗检查用鼻镜。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生在对鼻腔进行检查的时候,一般是让病人仰起头,然后用手电筒对鼻腔进行照射,通过手电筒的灯管对鼻腔进行大致的观察,由于鼻腔不能被撑开,同时受制于鼻腔的体积较小,因而医生很难做到精准、细致的检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撑开鼻腔且能对鼻腔内的影像通过显示器进行放大观察的医疗检查用鼻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医疗检查用鼻镜,包括中空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设有摄像头,所述固定杆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所述左撑开器和固定杆之间设有拉伸弹簧,所述右撑开器与固定杆之间也设有拉伸弹簧,所述左撑开器的顶部固定有驱动左撑开器向左移动的左指套,所述右撑开器的顶部固定有驱动右撑开器向右移动的右指套,所述摄像头上连接有信号线,所述信号线沿固定杆伸出后连接有一个显示器,所述左指套或者是右指套上固定有一个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设有电池,所述电池盒的外壁上固定有一个开关按钮,所述固定杆底部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LED灯,所述开关按钮、LED灯和开关按钮相串联。
为了方便将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插入鼻腔中,且在撑开鼻腔的时候使鼻腔的受力均匀,本发明的医疗检查用鼻镜,所述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的横截面均为半圆环状。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2)医生首先将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插入鼻腔中,然后将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插入到左指套和右指套中并将大拇指和食指左右伸展,在大拇指和食指的伸展力的作用下,左指套和右指套带动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逐渐分离,从而将病人的鼻腔撑开,从而使摄像头获得开阔的视野,并将其拍摄的影像通过信号线传输到显示器上,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鼻腔进行准确、细致的观察;(3)固定杆底部的外壁上设有若干个LED灯,打开开关按钮,启动LED灯,即可获取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摄像头拍摄到清晰的鼻腔内的影像;(4)左撑开器和固定杆之间设有拉伸弹簧,所述右撑开器与固定杆之间也设有拉伸弹簧,方便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复位;(5)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的横截面均为半圆环状,方便将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插入鼻腔中,且在撑开鼻腔的时候使鼻腔的受力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撑开器和右撑开器撑开时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中:1、电池盒,2、左指套,3、左撑开器,4、右撑开器,5、信号线,6、显示器,
7、右指套,8、摄像头,9、LED灯,10、固定杆,11、拉伸弹簧,12、电池,
13、开关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鸣桐环保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淄博鸣桐环保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39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系统
- 下一篇:用于实施与眼睛有关的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