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验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62544.8 | 申请日: | 2017-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7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国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王清亮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验电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验电器。其中,直流验电器包括:金属接电极,与待测设备连接,用于传递上述待测设备的测试信号,其中,上述待测设备包括上述直流验电器内置和外附的元器件;外壳,上述外壳内置有电路板,上述金属接电极穿过上述外壳与上述电路板连接,上述电路板用于根据上述金属接电极传递的测试信号检测待测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并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指示信号;指示电路,与上述电路板连接,用于输出上述指示信号。本发明的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流验电器自检功能不全面,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了可以检测直流验电器内置和外附的元器件是否发生故障,极大的提高了直流验电器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验电器。
背景技术
直流验电器大部分应用在地铁行业,由于地铁行业是国内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目前没有相关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现有的相关产品都是参照交流验电器的行业标准来设计生产(DL740-2014《电容型验电器》),根据电力行业标准 DL740-2014《电容型验电器》第5.2.7.1条款的要求,自检元器件无论是内置的还是外附的,均应能检测指示器的所有电路(包括电源和指示功能)。
目前行业内的直流验电器的自检功能只是检测验电器头部内的所有电路及元器件的好与坏,检测不到电阻杆内的元器件、电路及外附的接地引线的好与坏,给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现有技术自检功能只能检测直流验电器头内部的电路及元器件,缺点:自检功能检测不到电阻杆和接地引线两部分,如果这两部分出现问题,将影响到作业人员的安全。具体地,使用有问题的直流验电器进行验电操作,不能有效的检测出设备是否带电。如果设备有电而直流验电器没有测出设备带电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行检修作业的话会发生触电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的验电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现有技术中直流验电器自检功能不能检测到电阻杆及接地引线的通与断,检测不全面,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尚没有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检功能不仅能够检测头部内的所有电路及元器件,还能检测电阻杆及接地引线的通与断的直流验电器,可以对直流验电器相关器件的通断进行全面检测,以提高直流验电器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验电器,该直流验电器包括:金属接电极,与待测设备连接,用于传递上述待测设备的测试信号,其中,上述待测设备包括上述直流验电器内置和外附的元器件;外壳,上述外壳内置有电路板,上述金属接电极穿过上述外壳与上述电路板连接,上述电路板用于根据上述金属接电极传递的测试信号检测待测设备是否出现故障,并根据检测结果输出指示信号;指示电路,与上述电路板连接,用于输出上述指示信号。
可选的,上述金属接电极与上述外壳通过方形接触部件连接。
可选的,上述金属接电极与上述电路板采用双线串联连接。
可选的,上述待测设备包括上述直流验电器外附的电阻杆,在检测上述电阻杆时,上述电阻杆的内部电路一端通过接地引线接地,上述电阻杆的内部电路的另一端与上述金属接电极连接,以形成检测回路。
可选的,上述电路板与上述外壳的镶件通过弹簧连接到上述内部电路。
可选的,上述电阻杆下端的插口与上述接地引线通过直角式接地引线插接头连接。
可选的,上述电路板上集成有:保护电路,包括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通过上述输入接口与上述金属接电极连接,上述测试信号通过上述输入接口输入;升压电路,与上述输出接口连接,用于对上述测试信号进行升压处理,得到升压信号;电压测量电路,与上述升压电路连接,用于对上述升压信号进行检测,得到上述待测设备是否出现故障的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国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国昊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25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