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焰龟的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2430.3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5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蔡德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市强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50/00;A23K10/30;A23K10/22;A23K10/26;A23K10/20;A23K10/35;A61K36/78;A61P37/04 |
代理公司: | 11369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靳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焰 繁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焰龟的繁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龟壳体色火红,体型为椭圆形,无体型缺陷的火焰龟作为亲龟;2)亲龟每隔1~2天天投喂饲料一次,产蛋前5~10天天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微藻粉与中药浸泡液;3)在产蛋处铺设产蛋基质,产蛋7天天后,将龟蛋从产蛋处捡出,在孵化箱底部铺上5~8cm厚的孵化基质,将受精的龟蛋置于孵化基质上,龟蛋上覆盖4~7cm厚的孵化基质,在孵化基质表面放置大蒜素,进行孵化;4)将待破壳而出的龟蛋转移至另一只孵化箱中,龟苗破壳而出后经消毒后放入无水的盘中,待脐带收敛后将稚龟转移进育苗池进行培养。本发明提供的火焰龟繁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龟蛋受精率及孵化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龟的饲养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火焰龟的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火焰龟属水栖龟类,主要分布在北美大陆,生活于湖、河、池塘等地,其腹甲一般是黄色的,有时会夹带红色,有时又带有黑色到红棕色的图案,图案的大小和形状不定,因此,火焰龟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火焰龟的肉质不但适口性好,而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是老、弱、病、残者的理想补品,其药用价值很高,肉、甲、血等具有精气、助痿弱之功效,还可防治各种癌症、神经衰弱、贫血等慢性病和疑难病症。但传统的火焰龟的繁殖方法孵化成功率低,孵化出来的稚龟质量参差不齐等缺点,影响了火焰龟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孵化率高,稚龟体质强的火焰龟的繁殖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火焰龟的繁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龟壳体色火红,体型为椭圆形,无体型缺陷的火焰龟作为父本亲龟与母本亲龟;
2)将所述亲龟置于养殖池中,每隔1~2天投喂饲料一次,投喂时间为上午9点~10点,进食完清理残余的饲料,以免污染水质,产蛋前5~10天在所述饲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10%的微藻粉与质量分数为1%~3%的中药浸泡液进行喂养,所述中药浸泡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鱼腥草、马齿草、仙鹤草、连钱草研磨成粉后,按质量分数比为1:1:1:1混合均匀得到中药粉末,与等质量的水混合,温度控制在40~60℃,浸泡1~4h,获得中药浸泡液;
3)母龟产蛋前4~7天在产蛋处铺设产蛋基质,产蛋7天后,将龟蛋从产蛋处捡出,得到受精龟蛋,在孵化箱底部铺上5~8cm厚的孵化基质形成第一孵化基质层,将所述受精龟蛋置于第一孵化基质上,再往所述受精龟蛋上覆盖4~7cm厚的孵化基质形成第二孵化基质层,然后在所述第二孵化基质层表面放置相当于全部孵化基质总质量0.05%~0.1%的大蒜素,孵化50~60天得到待破壳而出的龟蛋;
4)将所得的待破壳而出的龟蛋转移至另一只孵化箱中直至龟苗破壳,所述龟苗破壳而出后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水浸泡,放入无水的盘中1~3天,待脐带收敛后将所述稚龟转移进育苗池进行培养即可。
优选的是,所述的父本亲龟与母本亲龟的数量比为1:2~3,所述的养殖池中的养殖密度为2~4只/m2。通过合理控制父本亲龟与母本亲龟的数量比例,提高了受精成功率,减少了弱受精或无受精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是,所述的饲料由动物性饲料与植物性饲料按1~4:1质量比混合得到,所述的动物性饲料为小鱼、小虾、螺肉、动物肝脏、黄粉虫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植物性饲料为菜叶、南瓜、冬瓜、西瓜皮、苹果、浮萍、水草、红薯、木薯、马铃薯中的一种或几种。将动物饲料与植物饲料搭配使用,既满足了火焰龟的蛋白需求,又满足了火焰龟所需的各种维生素。
优选的是,所述的微藻粉为小球藻、螺旋藻与盐藻按质量比1:1:2组成。通过添加微藻粉使饲料营养成分更加全面丰富,微藻粉中的胡萝卜素、不饱和脂肪酸、藻蓝蛋白等能促进并延长火焰龟的产卵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市强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海市强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2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