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区测量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62422.9 | 申请日: | 2017-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1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傅婧;梁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W24/10 | 分类号: | 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张恺宁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区信号测量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处于空闲(idle)态或非激活(inactive)态的UE存在无法同时满足及时有效地进行邻区信号测量的要求和节约UE功耗的要求的技术问题。所述方法包括:判断所述UE的状态是否满足启动条件,所述启动条件包括所述UE需要发送数据或信令;若为是,则执行邻区信号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邻区信号测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用户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提升的要求,移动通信系统引入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双链接(Dual Connectedivity,DC)等技术,以此增大传输带宽,提升数据的传输速率。当前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状态有三种:空闲(idle)态、非激活(inactive)态以及连接(connected)态,如果系统要在RRC为空闲(idle)态或者非激活(inactive)态时实现DC、DA等技术,就需要UE对邻区信号进行测量并上报,使得网络侧能够获知UE的邻区信号信息,以实现所述DC、所述CA等技术。
目前,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的UE对邻区信号进行测量的策略均为周期性测量,即测量时间固定,并且相邻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较长。但是UE实际需要进行邻区信号测量的时间通常是不确定的,现有的周期性测量方式无法使得UE在需要进行邻区信号测量时及时有效地进行邻区信号测量;如果要实现及时有效地进行邻区信号测量,只能要求UE尽可能地减小相邻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即增大测量频次,这样一来会使得UE长期处于测量状态,UE功耗大,用户体验差。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的UE存在无法同时满足及时有效地进行邻区信号测量的要求和节约UE功耗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邻区信号测量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的UE存在无法同时满足及时有效地进行邻区信号测量的要求和节约UE功耗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邻区信号测量方法,应用于空闲idle态或非激活inactive态的用户终端UE,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UE的状态是否满足启动条件,所述启动条件包括所述UE需要发送数据或信令;
若为是,则执行邻区信号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侧。
在上述方案中,UE只有在满足启动条件时才会对邻区信号进行测量,其中满足所述启动条件的基本要求是所述UE需要向网络侧发送数据,而在实际应用中,UE只有在需要发送数据或信令时才会有对邻区信号进行测量的需求,比如通信系统需要实施CA、DC等技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在UE满足所述启动条件时才启动UE对邻区信号进行测量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UE及时有效地对邻区信号进行测量和上报;同时由于本方案在UE不满足启动条件时不会触发UE对邻区信号进行测量,因而能够有效减少UE的功耗。综上,本方案可以使得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的UE同时满足及时有效地进行邻区信号测量的要求和节约UE功耗的要求。
可选的,在所述判断所述UE的状态是否满足启动条件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网络侧发送的所述启动条件。通过本方式,使得UE能够获知启动邻区信号的测量的时机并在满足启动条件时启动测量,进而确定测量目标,减少测量时间,提高测量效率,同时节约UE功耗。
可选的,所述UE需要发送数据或信令,包括:所述UE需要发送数据大小超过预定值的数据;和/或所述UE需要发送用于实现指定功能的信令。通过本方式,进一步细化了触发UE进行邻区信号测量的启动条件,使得处于idle态或inactive态的UE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进行邻区信号测量和上报,进一步节约了UE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2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