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轻甘薯SPVD危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2129.2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0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闫会;张允刚;谢昊;李强;刘亚菊;王欣;后猛;唐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C12Q1/70;C12Q1/68;C12R1/9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13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轻 甘薯 spvd 危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轻甘薯SPVD危害的方法,属于植物病虫害防控领域。
背景技术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potato chlorotic stuntvirus,SPCSV)同时感染甘薯并互作时,会产生甘薯病毒病复合体(SPVD),严重影响甘薯的生产,是世界范围内对甘薯产业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甘薯感染SPVD后,会产生叶面扭曲、畸形、褪绿、明脉和植株矮化等症状,甘薯感染SPVD后产量损失高达80%。
目前甘薯SPVD防治主要通过甘薯脱毒、杀灭传播媒介和喷施抗病毒农药等。通过脱毒方法控制SPVD存在周期长、易复发、成本高等弊端;化学药剂如烯·羟·吗啉胍、嘧肽霉素等药剂可抑制病毒核酸与脂蛋白的合成,但市场上抗病毒农药种类繁多,对甘薯SPVD的作用专一性和抑制效果尚无系统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轻甘薯SPVD危害的方法,筛选出显著抑制甘薯SPVD的药剂,对甘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另外提供了一种SPVD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减轻甘薯SPVD危害的方法,采用浓度为0.1%的大黄素甲醚,配成300倍稀释液,采用对甘薯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施药。
作为改进,使用大黄素甲醚的稀释液,在甘薯栽插后每周喷施甘薯叶片1次,连续喷施4周。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甘薯SPVD危害程度的评价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喷施上述药剂后叶片中FMV和CSV两种病毒含量,测定甘薯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以评价药剂对甘薯SPVD的减轻效果。
本发明采用0.1%大黄素甲醚喷施在甘薯叶面,不仅能减少产量损失,还能显著降低甘薯中病毒的相对含量,对甘薯SPVD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甘薯叶片中FMV和CSV的RT-PCR检测;
图2为喷施药剂后甘薯叶片中FMV和CSV病毒相对含量的变化;
图3为喷施药剂对甘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图4为喷施药剂对甘薯蔓长的影响;
图5为喷施药剂对甘薯地下部鲜重的影响;
图6为喷施药剂对甘薯地上部鲜重的影响;
图7为喷施药剂对甘薯总生物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下述实施方式中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方式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甘薯品种为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选育的甘薯品种徐紫薯8号。试验材料取自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褪绿矮化、叶片畸形的植株。
本发明所提供的药剂为通过商业途径获得的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
实施例1
1.甘薯叶片总RNA提取和RT-PCR检测:
甘薯叶片总RNA用华越洋超快新型植物RNA提取试剂盒提取,以配套的DNA酶除去基因组DNA,使用Takara Reverse Transcriptase M-MLV(RNase H)试剂盒反转录得到cDNA,使用康为世纪2×Taq Master Mix进行PCR检测,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FMV引物序列为:
FM5CP–CCGGGTCTRRTGAGARHACTGAATTTAAAGATGC(SEQ ID NO.1)
FMVCP3–GACTCTCGAGCCTATTGCACACCCCTCATTCC(SEQ ID NO.2)
目的基因长度为945bp;
CSV引物序列为:
CSV70P1–GACGGKGGTACKATGAARGTCC(SEQ ID NO.3)
CSV70P2-GGCTCACAAACHGAYTTCATAAACAT(SEQ ID NO.4)
目的基因长度431b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未经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2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鸟马甲
- 下一篇:一种家禽养殖自动喂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