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柔软度无纺布及超柔软度亲水无纺布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61512.6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3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邓伟添;李孙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541 | 分类号: | D04H1/541;D04H1/559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52820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软度 无纺布 亲水无纺布 柔软层 粘合面 成网 热轧固结 粘合性能 施胶量 轻薄 粘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柔软度无纺布及超柔软度亲水无纺布,由柔软层和粘合面层经热轧固结而成的,所述柔软层的成网克重比≥70%,所述粘合面层的成网克重比≤30%;通过改善了粘合面的粘合性能,大幅度降低施胶量,提升无纺布产品的轻薄感,从而不仅提高无纺布产品的品质,还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配方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超柔软度无纺布及超柔软度亲水无纺布。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卫生产品的薄型柔软类纺粘无纺布的大部分产品其上下两面的摩擦系数基本相同。在这类产品中一般会含有爽滑添加剂,而这类添加剂会影响热熔胶与无纺布的粘结效果,如果添加量没有控制好,一旦添加过多,则会导致柔软无纺布与其他材料粘结不好甚至发生无法粘合的情况。
其次,受限于聚丙烯材料本身的特性,聚丙烯纺粘无纺布做表面亲水整理后,产品的手感偏硬,如果添加爽滑剂进行纺丝再做亲水表面整理,产品会存在亲水效果可能失效的问题。另外,现有的部分生产厂家采用亲水母粒共混纺丝对聚丙烯进行亲水改性的生产工艺,生产成本高,而且存在生产工艺的稳定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柔软度无纺布及超柔软度亲水无纺布。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超柔软度无纺布,由柔软层和粘合面层经热轧固结而成的,所述柔软层的成网克重比≥70%,所述粘合面层的成网克重比≤30%;所述柔软层由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丙烯86~94份、二氧化钛0.26~0.50份、聚乙烯0.18~0.28份、抗氧剂168 0.01~0.02份、芥酸酰胺0.20~0.39份、乙烯丙烯共聚物9~16份;所述粘合面层由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丙烯90~99.9份、二氧化钛0.26~0.50份、聚乙烯0.18~0.28份、抗氧剂168 0.01~0.02份。
进一步,所述柔软层由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丙烯89.27份、二氧化钛0.36份、聚乙烯0.13份、抗氧剂168 0.01份、芥酸酰胺0.23份、乙烯丙烯共聚物10份;所述粘合面层由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丙烯99.50份、二氧化钛0.36份、聚乙烯0.13份、抗氧剂168 0.01份。
一种高柔软度亲水无纺布,由柔软层和粘合面层经热轧固结、做表面亲水整理而成的,所述柔软层的成网克重比≥70%,所述粘合面层的成网克重比≤30%;所述柔软层由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丙烯86~94份、二氧化钛0.52~1.0份、聚乙烯0.18~0.28份、抗氧剂168 0.01~0.02份、芥酸酰胺0.15~0.33份;所述粘合面层由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丙烯90~99.9份、二氧化钛0.52~1.00份、聚乙烯0.18~0.28份、抗氧剂168 0.01~0.02份;还包括有涂抹于经复合后的无纺布表层上的烷基胺乙氧基化合物,其中,所述烷基胺乙氧基化合物与无纺布产品之间的重量比为0.5~0.8%。
进一步,所述柔软层由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丙烯98.96份、二氧化钛0.72份、聚乙烯0.13份、抗氧剂168 0.01份、芥酸酰胺0.18份;所述粘合面层由下列按重量份计的原料制成:聚丙烯99.14份、二氧化钛0.72份、聚乙烯0.13份、抗氧剂168 0.01份。
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高柔软度无纺布,改善了粘合面的粘合性能,大幅度降低施胶量,提升无纺布产品的轻薄感,从而不仅提高无纺布产品的品质,还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15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