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动机械应急星三角启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1504.1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高林权;胡克城;瞿献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正光电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64 | 分类号: | H01H50/64;H02P1/32;A62C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机械 应急 三角 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消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动机械应急星三角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气消防领域中,技术人员通常引进国外技术理论,在传统消防启动柜中增加消防机械应急设备,目的是为了消防启动柜电气线路失灵时,由机械手动启动消防水泵,为消防灭火增加一道保险。相关国家标准GB50974-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第11.0.12条也做了相关规定,要求消防启动柜必须有机械应急启动功能,相关国内电气制造厂同行们纷纷效仿美国的JoslynClark公司将限流启动线路---星三角启动水泵改为全压启动直接启动水泵,但这种启动方式在启动大电机时启动电流特大,对电网冲击大,启动时电网电压波动大会影响电网其它用电设备用电,甚至因电机启动瞬间大电流造成越级跳闸电网停电,而火灾来临时,电网停电对于消防灭火来说是灾难性的。因此这种简单直起机械启动本身隐患极大。而且这种大电机直起用电方式与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GB50055-2011《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中条文2.2.1:“电动机起动时,其端子电压应能保证机械要求的起动转矩,且在配电系统中引起的电压波动不妨碍其他用电设备工作”不相符。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手动机械应急星三角启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启动电流特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动机械应急星三角启动装置,包括手动驱动装置、转轴、支架、第一凸轮、第二凸轮、第三凸轮、第一导杆、第二导杆、第三导杆以及运动方向限定机构,所述转轴转动设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手动驱动装置与所述转轴相连,所述第一凸轮的回转中心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凸轮的回转中心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三凸轮的回转中心开设有第三轴孔,所述转轴依次嵌卡于所述第一轴孔、第二轴孔以及第三轴孔内,所述第一导杆、第二导杆以及第三导杆分别设于所述运动方向限定机构内,所述第一导杆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一凸轮和星三角启动电路的接触器KM1,所述第二导杆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二凸轮和星三角启动电路的接触器KM2,所述第三导杆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第三凸轮和星三角启动电路的接触器KM3。
所述手动驱动装置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
在所述手动驱动装置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导杆脱离,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二导杆脱离,所述第三凸轮与所述第三导杆脱离,接触器KM1、接触器KM2以及接触器KM3均相分离。
在所述手动驱动装置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导杆接触,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二导杆接触,所述第三凸轮与所述第三导杆脱离,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吸合,接触器KM3相分离。
在所述手动驱动装置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凸轮与所述第一导杆接触,所述第二凸轮与所述第二导杆脱离,所述第三凸轮与所述第三导杆接触,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3吸合,接触器KM2相分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正光电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正光电气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1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