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供电与散热的服务器交换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1494.1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6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汗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0 | 代理人: | 阚恭勇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供电 散热 服务器 交换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融合供电与散热的服务器交换模组。
背景技术
服务器中的交换模组(Switch)具有数据交换的能力,常见于刀片式的结构,这种外插刀片式的交换模组,主要由外壳和PCB交换板组成。通常,交换模组会作为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装置于服务器内,占据服务器内特定的空间。然而,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服务器更高级别的功能需求,常常需要最大化各模块空间的利用率,这就要求设计一些融合式、高密度的结构。另外,针对交换模组的散热而言,传统的散热风扇模组一般独立安装在交换模组外部,散热效率一般,并且通常要搭配较为细致的风道设计。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融合供电与散热的服务器交换模组。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最大化满足服务器的功能需求,同时提供稳定的散热方式。融合式结构也增加了模组的整体性,便于对服务器系统进行组装和维护。
本发明提出一种融合供电与散热的服务器交换模组,该交换模组可独立装置于服务器机箱的后插框内,该交换模组主要包括一交换板,一外壳,一对电源及电源板,一风扇模组。作为一整体刀片模块,独立安置于服务器机箱内,除具有数据交换功能外,同时提供散热和供电功能,散热风扇模组拥有较高的散热效率。整个模组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满足对服务器的功能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融合供电与散热的服务器交换模组,
本发明提出一种融合供电与散热的服务器交换模组,该交换模组可独立装置于服务器机箱的后插框内,该交换模组主要包括一交换板,一外壳,把手组件,一对电源及电源板,一风扇模组。
所述外壳由底座、前窗、电源支架及上盖组成,交换板固定安装于底座上,所述前窗上有开口,所述开口与交换板板端连接器接口相对应;电源支架分列两侧,与底座、前窗相铆合,用于收容电源;上盖与底座通过螺丝锁紧,形成一半封闭空间。
电源板分左右两块,固定于底座左右侧壁内侧,电源板上有电源连接器供电源插接,两块电源约呈旋转对称结构放置。
所述风扇模组包括一风扇外框,以及可插入外框内的若干小风扇盒,每个小风扇盒中收容一特定尺寸规格的风扇,小风扇盒可单独热插拔;整个风扇模组放置于由前窗、左右电源支架以及上盖所包围组成的空间内,风扇模组端面与前窗面共面;风流方向可沿水平方向的直线通过交换板上的散热器,因而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模组外框支架底面前端铆有T型钉,配合所述前窗上的U形孔实现风扇模组的前端限位固定;所述风扇模组外框支架底面后端开有通孔,用于螺丝穿过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设置在前窗上上折边的左右两侧,且各设有一个,呈开放式U形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所提出的服务器交换模组同时融合了供电与散热系统,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变相增加了服务器所能提供的功能需求;散热风扇模组在紧凑的空间内能够提供更好的散热效率,免去了额外复杂的风道设计;整个模组集成度高,独立性强,便于实现对服务器整系统的组装和维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交换模组在服务器中安装的示意图;
附图2是交换模组的全局分解视图;
附图3是交换模组外壳部分的分解视图;
附图4是风扇模组后端固定方式的局部分解视图;
附图5是风扇模组前端固定方式的局部分解视图。
其中,1-外壳;11-底座;111-压铆螺母柱;12-前窗;122-前窗上折边;1211-U形孔;131-电源左支架;132-电源右支架;14-上盖;2-交换板;3-风扇模组;31-风扇模组外框;311-风扇模组外框底座通孔;312-T型钉;32-风扇盒;33-60风扇;4-电源;51-左电源板;52-右电源板;8-交换模组;9-机箱后插框;91-隔板;10-主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内容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
对本发明所述一种融合供电与散热的服务器交换模组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附图1所示为交换模组在服务器内的安装示意图,交换模组8作为一独立模块安装于后插框9内,所述后插框可以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装入主机箱10中。
如附图2所示,所述交换模组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外壳1,交换板2,风扇模组3,电源4,左右电源板51、52。附图3所示为交换模组外壳的分解视图,其主要组成包括底座11,前窗12,左右电源支架131、132、上盖14以及把手组件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14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