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承部件和滚动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660387.7 | 申请日: | 2014-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4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 发明(设计)人: | 大木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NTN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3C8/32 | 分类号: | C23C8/32;C21D1/06;C21D9/40;C22C38/00;F16C19/04;F16C19/10;F16C19/24;F16C19/30;F16C19/34;F16C19/44;F16C33/32;F16C33/34;F16C33/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兰英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部件 滚动轴承 | ||
1.一种检查轴承部件的方法,所述轴承部件是根据JIS标准SUJ2制造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表面内的碳氮共渗层,所述方法包括:
在500℃的加热温度下持续一小时时间进行热处理;以及
在进行所述热处理之后,确定是否在距所述表面深度为0.02×T+0.175(mm)的位置处的维氏硬度比在芯部处的维氏硬度高80HV以上,所述芯部是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厚度方向上不形成所述碳氮共渗层的区域,其中,T代表形成所述碳氮共渗层的碳氮共渗处理的时间,T的单位是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氮共渗处理的时间是4小时以上且10小时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氮共渗处理的时间是6小时以上且8小时以下。
4.一种检查轴承部件的方法,所述轴承部件是根据JIS标准SUJ2制造的并且具有形成在其表面内的碳氮共渗层,所述方法包括:
进行碳氮共渗处理,以形成所述碳氮共渗层,
在进行所述碳氮共渗处理之后以及在所述表面研磨处理之前,在500℃的加热温度下持续一小时时间进行热处理,
在进行所述热处理之后,确定是否在距所述表面深度为0.02×T+0.175+t(mm)的位置处的维氏硬度比在芯部处的维氏硬度高80HV以上,所述芯部是在所述轴承部件的厚度方向上不形成所述碳氮共渗层的区域,其中,T代表所述碳氮共渗处理的时间,T的单位是小时,而t代表所述轴承部件的由所述研磨处理除去的厚度,t的单位是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氮共渗处理的时间是4小时以上且10小时以下,以及
所述厚度是0.125(mm)以下。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氮共渗处理的时间是6小时以上且8小时以下,以及
所述厚度是0.15(mm)以下。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氮共渗处理在840℃以上且86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原始奥氏体晶粒的尺寸在JIS标准9号至11号的范围之内。
9.一种检查滚动轴承的方法,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轴承部件的方法进行检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动轴承是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以及滚针轴承中的任何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N株式会社,未经NTN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038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