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饼油条速发粉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60261.X | 申请日: | 201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7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懿萱 |
主分类号: | A21D8/04 | 分类号: | A21D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粉 面粉 油炸 泡打粉 油条 酵母 油饼 质量百分比 面团 保鲜膜 重量份 包覆 称取 混匀 配比 醒发 优选 发酵 鸡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及其用途,该速发粉按重量份数计包含:面粉14~16份,酵母5~8份,泡打粉5~8份,糖3~5份,盐3~5份。优选地包含:面粉15份,酵母6份,泡打粉6份,糖4份,盐4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速发粉的用途,该速发粉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面粉发酵的过程中。该速发粉的使用方法为:首先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然后混合均匀得到速发粉,取速发粉加入面粉中混匀,速发粉向面粉中的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面粉的5~10%;再加入水和若干鸡蛋,揉成面团后包覆保鲜膜,最后在室温下静置。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及其用途,能够更快速的醒发油条油饼等油炸面制品用面,并调节口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炸面制品面粉发酵的发酵剂与用途,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面粉的发酵,又叫发面,所用的发酵剂主要有几种:小苏打、面肥(老面)、酵母粉、泡打粉等。它们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适的条件下,发酵剂在面团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通过受热膨胀使得面团变得松软可口。
小苏打释放的气体并不丰富,所以用它发面的成品松软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碱性物质,会破坏面粉中的维生素,降低面食的营养价值。面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发酵之后留取的一块面团,适当保存之后用它来做菌种启动发酵。面肥必须要搭配碱来使用,是因为它会使面团产生酸味。但碱会破坏面粉的营养,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费。活性干酵母(酵母粉)是一种天然的酵母菌提取物,但使用现有的酵母粉发酵慢,酵母味大。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由苏打粉添加酸性材料,并以玉米粉为填充剂制成的白色粉末,使用泡打粉发酵快,但碱味大,尤其是使用泡打粉作为油条油饼等油炸面制品的原料时,存在使用铝或者发酵速度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油炸面制品原料发酵的发酵剂与用途,解决油炸面食制作过程中存在使用铝或者发酵速度慢的问题,更快速的醒发油条油饼等油炸面制品用面,并调节口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其中,该速发粉按重量份数计包含:面粉14~16份,酵母5~8份,泡打粉5~8份,糖3~5份,盐3~5份。
上述的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其中,所述的速发粉按重量份数计包含:面粉15份,酵母6份,泡打粉6份,糖4份,盐4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的用途,其中,所述的速发粉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面粉发酵的过程中。
上述的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的用途,其中,所述的速发粉,其使用方法为:首先按配比称取各原料,然后混合均匀得到速发粉,取速发粉加入面粉中混匀,在加入水和若干鸡蛋,揉成面团后包覆保鲜膜,最后在室温下静置。
上述的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的用途,其中,所述的速发粉,其向面粉中的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面粉的5~10%。
上述的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的用途,其中,所述的速发粉,其向面粉中的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面粉的7%。
上述的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的用途,其中,所述的速发粉,其加入后面粉中混匀后再加入45~55℃的温水,温水加入量按质量百分比计为面粉的45~50%。
上述的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的用途,其中,所述的静置,是在室温下静置20~30min(分钟)。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油炸面制品的速发粉及其用途的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泡打粉中混合酵母,增加了发酵效率,实现了比单纯泡打粉更好的发酵效果和更短的发酵时间,同时减少了酵母菌的使用量,所以面团中酵母味也有所减轻。并且能够克服油炸过程中使用铝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懿萱,未经刘懿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602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