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8325.2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5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野田明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芝浦机械电子装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H01L5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浜市荣区笠间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接装置,相对于安装于基板侧面的电极的电子零件压接印刷基板而可确保电性连接。具有:支撑部(200),将为侧面具有电极(11)的平板状、且在侧面的电极(11)上安装有电子零件(2)的基板(1)以电子零件(2)垂下的方式支撑为水平状态;保持部(300),保持印刷基板(3);推压部(400),在基板(1)支撑于支撑部(200)的状态下,相对于保持于保持部(300)的印刷基板(3)推压电子零件(2);以及支承部(600),与推压部(400)相向配置,且在与推压部(400)之间夹持电子零件(2)及印刷基板(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接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显示器等显示装置是经由在玻璃板上形成电路及信号线的阵列工序、贴合一对玻璃板而形成作为构成显示区域的基板的面板的单元工序、在面板中的显示区域的外侧安装驱动用驱动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的模块工序而加以制造。
作为驱动器IC的安装方法,例如之前采用使用膜上芯片(chip on film,COF)等搭载有驱动器IC的柔性膜状的电子零件的方法。这是自面板的显示区域周围相对于在与显示面平行的水平方向上露出而形成的电极压接电子零件的端子并加以连接的方法。进而,相对于所述电子零件,在水平状态下压接印刷基板,由此将确保与外部连接的布线电性连接,而制造显示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所述基板与电子零件的连接或者电子零件与印刷基板的连接利用加热压接,并使用确保各零件的电极间的导电性的各向异性导电膜(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345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显示装置的大画面化不断推进,另一方面抑制显示装置整体的大型化的要求强烈。因此,开始尽可能缩小显示区域以外的宽度。即,必须缩小电视机、显示器、智能手机等产品的显示区域的周围的框或边缘、即边框(bezel)的宽度。如此,若边框的宽度小,则在组合多个显示装置而实现大画面的情况下,也有不易使各显示装置的边界显眼的优点。
构成显示装置的面板的基板为贴合有一对玻璃板而成者。而且,面板周缘部中的电子零件的压接部位、即电极的形成部分(以下,简称为“电极形成部分”)为其中一个玻璃板的缘部断裂而使另一个玻璃板露出的部分。若所述电极形成部分的宽度大,则边框的宽度扩大。因此,必须使电极形成部分的宽度非常短,从而难以利用COF的压接来确保导电性,进而难以利用印刷基板相对于COF的压接来确保电性连接。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而提出者,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于安装于基板侧面的电极的电子零件压接印刷基板而可确保电性连接的压接装置。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压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支撑部,将为侧面具有电极的平板状、且在所述侧面的电极上安装有电子零件的基板以所述电子零件垂下的方式支撑为水平状态;保持部,以垂直状态保持印刷基板;推压部,在所述基板支撑于所述支撑部的状态下,相对于保持于所述保持部的印刷基板推压所述电子零件;以及支承部,与所述推压部相向配置,且在与所述推压部之间夹持所述电子零件及所述印刷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芝浦机械电子装置株式会社,未经芝浦机械电子装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83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