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58059.3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腾洪彬;李小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辰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23K10/30;A23K50/7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55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野鸡 人工 养殖 方法 | ||
1.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该方法采用放牧和喂饲精饲料,降低了养殖成本,同时采用轮牧养殖,保持牧草可以长期利用.还限制了一定的放养密度,避免了因过牧对草地带来的损害,使用该方法饲养的鸡营养丰富,肉质鲜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的养殖方法:建植放牧草地,使草地中豆科牧草占70%,禾本科牧草占30%,将放牧草地隔成4~5个放牧小区,以40—50只/亩的密度放养鸡,放牧中的鸡每天晚上补充日粮中70%的精饲料,在不同小区间采用轮牧技术进行鸡的人T生态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怀母野鸡,限制饲喂,以青粗料为主,适当补喂精料,保持体况适中,对体质偏瘦弱的母野鸡可加喂精料,并延长休配期步骤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建植放牧草地,使草地中豆科牧草占70%,禾本科牧草占30%,将
放牧草地隔成4~5个放牧小区,以40—50只/亩的密度放养鸡,放牧中的鸡每天晚上补充日粮中70%的精饲料,在不同小区间采用轮牧技术进行鸡的人T生态养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保温,特别是要加强出生仔野鸡的保温,仔野鸡出生后要清理产仔箱内的污物,用清洁稻草、刨花等填实产箱四角,上铺野鸡毛,以防仔野鸡爬出窝外冻死步骤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放牧草地最好是建植在疏树林、果园、幼林地或灌丛地,这样可以解决放养鸡遮阴的问题,同时,鸡在树上树下跳跃,增加运动量,使肉质更鲜嫩,口感更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科学哺乳,出生后6 8h内吃足初乳,及时调整仔野鸡,每窝以6—8只为宜,多余仔野鸡寄养给其他哺乳母野鸡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根据鸡的消化特点和采食习性以及草地的耐践踏和持久性,放牧草地为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混合种植,其中豆科牧草为白三叶、百脉根中的一种或几种,禾本科牧草为多年生黑麦草、鸭茅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生态野鸡人工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100只种野鸡场需种草0.4—0.5 hm2,人工种植牧草有黑麦草、矮象草、墨西哥玉米、串叶松香草、苦荚菜、苣菊等生态野鸡喜食的牧草,亩产鲜草量可达4 500-7 000k的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前述的轮牧技术为鸡在第一个小区中放牧5~7d后.将鸡转移至第二个放牧小区,第一个放牧小区中的牧草经过20d的生长,再次用于鸡的放养,如此循环在各放牧小区间进行轮牧养殖,使得每个小区的牧草在用于放牧后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恢复和生长,保持牧草可以长期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辰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辰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805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马的防病饲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竹鼠特种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