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车辆用增黏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874.8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3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冬;张新永;谢春杰;陈玄圣;梁建全;刘政;曹科宇;陈磊;司丽;孙会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5/10 | 分类号: | B61C15/10;B60S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新知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7 | 代理人: | 艾凤英;张艳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用增黏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轨道车辆用增黏控制方法及装置,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列车的当前运行速度,并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得当前车辆的黏着状态信息;根据当前列车的黏着状态信息和列车当前运行速度判断当前车辆是否为空转或滑行状态,若是,则发出第一增黏控制指令。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集成撒砂与踏面清扫控制功能,基于增黏控制策略使得列车能够及时改善轮轨黏着,保护车轮轨面,以适应更为复杂恶劣的轮轨环境,提高列车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轨道车辆用增黏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理论实践证明,轨道车辆黏着系数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增高而降低,如遇雨雪天气,潮湿轨面的黏着系数远远低于干燥轨面的黏着系数,轮轨间的超低黏着下车辆易出现空转、滑行,造成轮轨擦伤、踏面剥离,影响行车安全。因此,轨道车辆运营中,通过采取增黏措施,改善轮轨间黏着系数,以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现有轨道车辆常用的增粘方式有撒砂增黏和研磨子踏面清扫增粘。即,由司机操作撒砂控制按钮或者踏面清扫控制按钮,通过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得失电以实现列车的撒砂功能或控制清扫器施加踏面清扫功能。现有增黏方式存在的问题有:
动车组设置撒砂装置,撒砂增黏方式由于没有研磨子与车轮踏面接触,无法进行踏面修形,即在霜雪、落叶以及轨道油污等恶劣条件下,不能明显改善轮轨黏着,砂粒与轨道杂物混合后,形成颗粒物附着于车轮踏面,致使轮轨关系恶化,一旦列车发生空转或滑行,极易造成踏面擦伤及剥离。
动车组设置踏面清扫增黏装置,能够清扫车轮踏面表面水膜、油膜,提高轮轨黏着力,修复踏面形状等,但在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轨道持续湿滑,踏面清扫不能及时有效地改善轮轨黏着,致使车轮发生空转、滑行,导致轮轨擦伤。
此外,动车组的撒砂或踏面清扫装置均由分散的气动阀、电磁阀等部件组成,集成度低,安装及后续维护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轨道车辆用增黏控制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撒砂或踏面清扫装置存在的轮轨黏着性较差,且组成部件集成度低,安装及后续维护复杂的技术问题。
在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轨道车辆用增黏控制方法,包括:
轨道车辆用增黏控制方法,包括:
实时采集列车的当前运行速度,并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得当前车辆的黏着状态信息;
根据当前列车的黏着状态信息和列车当前运行速度判断当前车辆是否为空转或滑行状态,若是,则发出第一增黏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第一增黏控制指令包括:列车前进轮对撒砂控制指令和踏面清扫指令;或,
列车全轮对撒砂控制指令和踏面清扫控制指令。
优选地,所述根据当前列车的黏着状态信息和列车当前运行速度判断当前车辆是否为空转或滑行状态,若是,则发出第一增黏控制指令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增黏控制指令为列车前进轮对撒砂控制指令和踏面清扫控制指令时,将当前列车的运行速度与第一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当前列车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则生成激活列车前进轮对低压撒砂和踏面清扫的控制指令对滑行状态进行增黏控制;若当前列车的运行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时,则生成激活列车前进轮对高压撒砂和踏面清扫的控制指令对滑行状态进行增黏控制;
当所述第一增黏控制指令为列车全轮对撒砂控制指令和踏面清扫控制指令时,将当前列车的运行速度与第二设定值进行比较;若当前列车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二设定值时,则生成激活列车全轮对低压撒砂和踏面清扫的控制指令对空转状态进行增黏控制;若当前列车的运行速度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时,则生成激活列车全轮对高压撒砂和踏面清扫的控制指令对空转状态进行增黏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8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