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清洗废水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657278.X | 申请日: | 201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何平;朱达荣;汪日光;刘涛;张舒;葛立新;杨薇薇;梅加化;朱银锋;陈立爱;程秀芝;范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高分子材料 回收 利用 清洗 废水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清洗废水的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废水池、过滤池、絮凝池、混合池、沉淀池和清水池,底座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机,底座上依次设置有絮凝池、过滤池和废水池,废水池底部与过滤池顶部连通,过滤池底部与絮凝池顶部连通;清水池位于沉淀池的上方,清水池的底部与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混合池位于沉淀池和清水池的侧面。该系统结构合理,通过过滤池、絮凝池、混合池和沉淀池多级处理,可将该清洗废水的浊度降低到日常清水的浊度要求,且全程自动化操作,处理量大效率高,大大减少了废旧高分子材料清洗废水的排放量和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清洗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ar material,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
随着高分子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分子材料的废旧物也越来越多,由于该材料特有的结构特性,可将废旧物进行回收后继续利用,重新加工成有用的东西再次利用。但是在重新加工之前需要对回收的高分子材料进行清洗步骤,即是用大量的水冲洗高分子材料,来除去其夹带的杂质。处理后的高分子材料纯度高,这样能够保证重新加工出来的产品的质量。
由于高分子材料清洗量大,清洗后形成大量的废水被直接排放掉,造成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而且清洗废水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现有针对高分子材料清洗废水的处理系统结构简单,处理不够干净,且处理效率低,不能满足处理大量高分子材料清洗废水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清洗废水的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清洗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底座、废水池、过滤池、絮凝池、混合池、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机;
所述底座上依次设置有所述絮凝池、过滤池和废水池,所述废水池顶部设置有漏斗形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废水池底部与所述过滤池顶部连通,所述过滤池底部与所述絮凝池顶部连通;
所述过滤池底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倾斜设置,所述过滤网底端对应的所述过滤池外壁上开设有第一排污口,所述过滤池外部设置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的入口端通过排污管与所述第一排污口连通,所述絮凝池内设置有第一絮凝剂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的转轴穿过所述絮凝池的底板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清水池位于所述沉淀池的上方,所述清水池的底部与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所述混合池位于所述沉淀池和所述清水池的侧面,所述混合池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水平板和至少两个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水平板一侧与所述混合池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另一侧与所述混合池另一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水平板一侧与所述混合池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板另一侧与所述混合池一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混合池上端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絮凝池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沉淀池顶部靠近所述清水池设置有混合层,所述混合层内设置有混凝剂,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污口,所述清水池侧壁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置有控制阀;
所述电机、排污泵和第一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强化池,所述强化池内放置有第二絮凝剂,所述强化池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建筑大学,未经安徽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6572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改进电网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